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例研讨会报道

2011-10-25 09: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2011年9月15日厦门,在第十四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年会的第一天上午,由阿斯利康主办的“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例研讨会”如期举行。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

2011年9月15日厦门,在第十四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年会的第一天上午,由阿斯利康主办的“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例研讨会”如期举行。

  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和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共同担任主持,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邸立军教授分别与来自全国的乳腺癌治疗领域专家们分享了氟维司群(芙仕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病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康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王树森教授等专家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现将会议内容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病例一:氟维司群用于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

  病历摘要

  王晓稼教授在概述了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以及氟维司群完全阻断雌激素(ER)受体活性的独特作用机制后,介绍了一例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诊疗经验。

  该患者为43岁女性,浸润性导管乳腺癌(2级),右腋下淋巴结6/18(+),ER(+,50%),孕激素(PR++,7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局灶性+)。患者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与放疗,之后口服他莫昔芬37个月,直至2011年3月复查发现“骨、肺转移” [无病生存期(DFS)为3.5年]。考虑到患者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且内分泌治疗的耐受性优于化疗,故为其选择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去势,在人工绝经后予氟维司群治疗,同时给予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氟维司群治疗3个月后(2011年8月),患者的肺部病灶达到部分缓解(PR),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氟维司群治疗至今,患者的肺部病灶仍为PR。

  江泽飞教授

  同意该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临床研究显示,氟维司群适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且其治疗毒性小、耐受性较好、疗效显著,可延缓患者接受化疗的时机。

  胡夕春教授

  该患者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后出现“骨、肺转移”,但肺部转移灶没有症状,且总体病情比较迁延,可以选择氟维司群治疗。

  顾康生教授

  该患者激素受体阳性,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后病情进展,现为绝经后状态,故选择氟维司群进行内分泌治疗没有问题。

  王树森教授

  该患者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后的DFS为3.5年,现疾病进展,考虑到化疗的耐受性问题,优先选用氟维司群,可推迟化疗。

  病例二:氟维司群用于AI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

  病历摘要

  邸立军教授在介绍了一例氟维司群用于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病例。

  该患者为62岁女性,乳腺癌骨转移,右乳腺癌扩大切除术后2年半,ER(+)>75%,PR(+)>75%,HER2阴性;初诊Ⅳ期,CA125达18122 U/ml;骨转移,无内脏转移,原发灶切除,同时接受双膦酸盐治疗。患者一线接受内分泌治疗(非甾体类AI)治疗有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个月,进展后给予5-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PTX)方案化疗和二线内分泌治疗(甾体类AI), 7个月后疾病进展,给予托瑞米芬继续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自2011年5月起,接受氟维司群(250 mg,q4w)治疗至今;治疗1个月后,肿瘤标志即出现明显下降,3个月后癌胚抗原(CEA)、CA153均降至正常,CA125降至56.81 U/ml,且耐受性佳,生活质量好,骨扫描未见新发病灶。

  徐兵河教授

  在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CA125下降后再次升高,可考虑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等监测肿瘤代谢情况的改变,以明确疾病是否进展。如果疾病进展,则应更换治疗药物。

  江泽飞教授

  邸教授介绍的病例为Ⅳ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既往内分泌治疗有效,在疾病进展后,氟维司群是较理想的内分泌治疗选择。

  胡夕春教授

  该患者的肿瘤进展较慢,且既往内分泌治疗敏感,PFS较长,是氟维司群治疗的合适人群。

  王树森教授

  前期内分泌治疗进展后,氟维司群可能会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氟维司群的作用机制与他莫昔芬以及AI均不同。氟维司群是病情迁延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传统内分泌药物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

  ■深度解析

  徐兵河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氟维司群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针对前期内分泌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

  两项大型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0020与0021)已证实了氟维司群的疗效。此两项研究综合分析的意向治疗人群共851例(氟维司群428例,阿那曲唑423例),主要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

  结果显示,氟维司群组的中位TTP为5.5个月,而阿那曲唑组为4.1个月(P=0.48,图1)。氟维司群组的中位DoR(自随机分组至疾病进展)为16.7个月,显著高于阿那曲唑组的13.7个月(P<0.01,图2)。

  目前,氟维司群在中国的注册适应证为“用于在抗雌激素辅助治疗后或治疗过程中复发,或是在抗雌激素治疗中进展的绝经后(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目前,由江泽飞教授牵头的一项比较氟维司群500 mg与250 mg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正在国内开展中,研究结果我们拭目以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