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新技术—椎间孔镜

2011-11-9 09: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0|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部疾患,患者常年经受腰腿痛的折磨,甚至会引发大小便失禁乃至瘫痪。近日,在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举办的第二届脊柱微创学习班上,椎间孔镜这一在国内开展尚不多的腰间盘突出微创诊...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部疾患,患者常年经受腰腿痛的折磨,甚至会引发大小便失禁乃至瘫痪。近日,在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举办的第二届脊柱微创学习班上,椎间孔镜这一在国内开展尚不多的腰间盘突出微创诊疗新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相比,该技术更微创、更安全、更经济。

  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广大骨科大夫逐渐认识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微创技术必然是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后路椎间盘镜(MED)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

  “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椎间孔镜手术仅需局部麻醉,手术切口更是仅有0.7cm,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快。目前,该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华东地区仅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在此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二届脊柱微创学习班上,国内多家医院的骨科专家均对这项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表示了高度肯定。来源:医学论坛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