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希望带回一个新的激励机制”

2011-11-16 10: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本报讯(记者崔芳)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前的座谈会上,该院终身研究员、不久前因在抗疟特效药青蒿素的研究中贡献突出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的屠呦呦,首次向媒体分析了拉斯...

本报讯 (记者崔 芳)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前的座谈会上,该院终身研究员、不久前因在抗疟特效药青蒿素的研究中贡献突出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的屠呦呦,首次向媒体分析了拉斯克奖授予自己的原因,并称“希望能带回一个新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广大科研人员更好地投身医学科研事业。

  “拉斯克奖的颁发是很讲科学性的。”屠呦呦说,能获得该奖项,是由于该奖重视在科研的独创性。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的4个突破性成果最终赢得了评委会的“芳心”。

  屠呦呦介绍,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从东晋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首创的低温提取法外,在有效物质的筛选、发现阶段,这种“突破”已经开始。最早的突破是明确了青蒿的科属差异。屠呦呦介绍,青蒿科属庞杂,有5个品种。她的科研团队首先发现,其中仅A.annua L.这种青蒿含有青蒿素。其次是明确了具有抗疟作用的有效成分仅存在于青蒿的叶片中。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误以为有效成分存在于整株青蒿。另一个突破是明确了青蒿叶中有效成分最高值的时期。只有在夏秋之交青蒿枝繁叶茂时,其抗疟有效成分才达到峰值。

  “但一个工作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就整个项目而言,它是中国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屠呦呦表示,当时大家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勤奋、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举国体制下科研成果产出的强有力保证,并不落伍,值得继承发扬。

  结束美国领奖之行的屠呦呦,对科研激励机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许。她说:“我希望我带回来一个新的激励机制。”当被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机制时,屠呦呦简短地表示:“就是一个鼓励踏踏实实地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的机制,一个让大家更好地投身科研事业的机制。” 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