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福州一名35岁急诊外科医生疑因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而突发心脏病猝死,一时间医务人员“过劳”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医务人员特别是急诊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看病看得直恶心,饭都不想吃。工作超时、值夜班、没有午休,这些都是中国医生的工作常态。在国外,医生职业普遍代表的是高薪、地位和尊重,而在当前中国,医生不仅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领着不相称的薪资,还要时刻警惕医患暴力冲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发问:中国医疗到底怎么了?怎样才能给予医生公平的待遇?医疗制度的完善还需要走多久? 中国医生的绝对收入可能在社会整体收入中居中上水平,但中国医生的相对收入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医生的水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生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都面临着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如何让从事高尚职业的医生不为蝇头小利折腰,进而避免引发医生吃回扣、以药养医、医患矛盾等问题,是政府应当考虑的现实问题。在现有体制下,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给高技术含量、高风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合理的回报,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多点执业政策出台以后,不少民营医院拍手叫好,因为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去邀请名医来坐诊了。医生也可以通过多点执业获取更好的执业环境和物质待遇,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差距那么遥远,多方制约让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在本院高压忙碌的工作也让医生无心无力进行多点执业,医生观望,政策悬空。 中欧商学院和上海财大兼职教授、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蔡江南指出:在目前医院的所有制格局下,获益方主要包括两个利益集团一是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二是大型三级公立医院。政府卫生部门习惯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对公立医院人财物的支配权当作自己重要的权力和利益基础,既怕失去权力寻租和利益寻租的空间,又怕失去自己习惯的工作内容,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与此同时,大型三级医院在目前的体制下享有种种垄断利益,这包括市场准入、医保报销、占有高级医疗人才、职称评定、科研资金、政府资助等方面的垄断保护,从而中小型医院和民营医院根本无法与其进行公平竞争。这样,政府卫生部门与大型三级医院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互相需要、互相支持的利益链,对公立医院改革形成了实质上的阻碍力量。任何改革的本质都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不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便无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无法突破民营医院发展瓶颈,无法解决当前医疗困境,医生生存现状亦难以改变。来源:海峡医界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