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

2011-12-16 10: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多数高HP感染国家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多数高HP感染国家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患病率低 ,但有关HP感染与RE病情相关情况的报道甚少,为探讨HP与RE的相关性,对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l2月收治的130例RE患者的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患者13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均有反酸、胃脘部灼痛、胸痛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均无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性反应和溃疡、消化道肿瘤,无心、肝、肾等疾病,无消化道大出血和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病。排除怀孕或哺乳妇女、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复发病例和有抗HP治疗者。在胃镜检查前4周内服未用过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药物。男72例,女58例,平均(39.6±8.4)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8.2±2.5)年。另选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9- 67岁,平均(38.9±9.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7.8±2.1)年。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中上腹疼痛,腹胀,返酸暖气,食欲不振,上腹部或剑突下深压不适感或深压痛;2个月之内未服用胃黏膜保护剂、过抑酸剂,均无消化道肿瘤,无心、肝、肾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各取胃窦、胃体1块活检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二者均呈阳性或阴性判断为HP阳性和HP阴性。比较两组患者的HP阳性率,并对食管炎症程度与HP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

1.3 分型及诊断标准:RE分型按照1991年第9届胃肠病学术会议分型标准,共分为4级:0级为外观正常,黏膜注损害;I级:黏膜注轻度易脆,条状或点状发红、糜烂,上面覆盖白色分泌物,无融合现象;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黏膜注上有分泌物或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IU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不同部位的溃疡。慢性胃炎按《内镜学》镜下诊断标准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百分比描述,t 检验做组间比较,X2 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E与慢性胃炎HP感染率比较:130例RE患者中有59例患者感染HP,RE组HP感染率为45.4%(59/130);10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有66例患者感染HP,HP感染率为63.5%(66/10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食管炎性反应程度与HP感染的关系:HP阳性与阴性的RE患者均以轻度炎性反应多见,其中HP阴性组的中重度RE 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部分患者的内镜下表现,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胆汁等物质反流,导致了食管下段黏膜的损伤性炎症。正常人餐后也存在有胃食管反流,但是由于食物重力,食管体部容量清除及唾液的化学清除作用,这种生理性反流为时短暂,不损伤食管黏膜,RE 的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实验证明,HP感染与胃液的高酸环境是胃炎、胃溃疡等致病的主要因素,近来亦有研究表明HP感染可能是防止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生的一种保护因素 。反流性食管炎 (RE )是GERD的一种,其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者有明显下降,其发病机制与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注攻击作用和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有关。HP在上消化道主要定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按照常规来说,HP感染应该引起RE的发生率增加和病变程度加重,但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表明,HP阳性的患者中,RE的发病率较低。本研究结果表明,RE组HP感染率为45.4%显著低于慢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为6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的不同似乎提示RE 的发病在一定程度上与HP感染较低有关,与多数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结果还表明,RE 组HP阴性组的中重度RE 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让提示HP可能对RE 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HP感染导致大量炎性因子分泌,G细胞受刺激,增加了胃泌素分泌,使胃排空加快,食管下段约肌压力增高,进而降低了RE 的发生率。来源:华语消化网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