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华肝脏病杂志》发表一项研究表明,Fas基因突变可诱导或加剧肝细胞损伤,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及进展。该研究发表在2011年第19卷第9期《中华肝脏病杂志》上。 研究组选用健康雄性野生型及Fas基因突变C57BL/6J小鼠,以高脂、胆碱-蛋氨酸缺乏饮食喂养3周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分别作为野生型小鼠模型组和Fas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组,以胆碱-蛋氨酸充足饮食喂养两种小鼠分别设立野生型小鼠对照组和Fas基因突变小鼠对照组。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质表达情况。多组样本均数间差异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LSD-t检验。 结果表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及Fas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组血清ALT水平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型组小鼠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小鼠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野生型小鼠模型组出现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伴有点状和灶状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轻度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s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组肝脂肪变及炎症、纤维化程度均较Fas基因突变小鼠对照组及野生型小鼠模型组明显加重,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转化生长因子p1mRNA表达较其对照组及野生型模型组显著增强,;蛋白质表达变化趋势与mRNA变化一致。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