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假体翻修重建功能仍良好

2011-12-20 09: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王晋等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后再次行翻修重建肢体功能可行,根据患者骨量丢失情况选择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PC)或普通长柄假体翻修,可获较好疗效。该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王晋等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后再次行翻修重建肢体功能可行,根据患者骨量丢失情况选择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PC)或普通长柄假体翻修,可获较好疗效。该论文于12月15日发表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2):1414]。

  该研究共纳入14例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43.9岁。患者肿瘤部位:股骨远端8 例,股骨近端2 例,胫骨近端4 例。假体置换术后6~31年出现患肢疼痛,负重和行走时加重;6例出现患肢短缩畸形。术前参照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系统行关节功能评分为16.36分。X 线片检查见假体明显松动和下沉。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为3 ~ 9 年,平均4.5 年。7 例骨量严重丢失(骨皮质厚度减少> 50%)、假体下沉> 2 cm、假体穿破骨皮质或即将穿破骨皮质者采用APC 翻修;7 例骨量丢失不严重(骨皮质厚度减少< 50%)者,采用订制普通长柄假体翻修。

  结果显示,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出现腓总神经一过性麻木,对症治疗后3 个月内恢复。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 年。翻修术后患者术前疼痛症状均缓解,关节功能改善。术后12个月MSTS 功能评分为23.4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X 线片检查示,术后12个月2 例采用普通长柄假体翻修患者出现骨水泥周围无症状透亮线,无假体松动和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异常。来源:医学论坛网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