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重建是基于ACL解剖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手术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ACL原有的解剖结构,如韧带胶原走行方向和止点位置。ACL解剖重建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 就是创建一个骨道 并使其在大小和方向上均与ACL止点 相似,而内侧入路钻孔(medial portal drilling)是ACL 重建过程中创建骨道的常用方法之一。内侧入路钻孔的骨道受三个参数的制约,包括钻头直径(drill-bit diameter)、骨道与髁间窝外侧壁在水平面上夹角(横向钻角,transverse drill angle)以及膝关节屈曲角度(knee flexion angle),但三个参数对骨道形态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却并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学者Daniel Hensler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进一步确定ACL 重建过程中三个参数对骨道形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BJS(美国卷)杂志上。 在该研究中,作者通过文献检索以确定大众人群中ACL股骨侧止点的尺寸,然后重建了ACL股骨侧止点的三维立体解剖,模拟以不同直径的钻头与横向钻角创建骨道,计算出不同骨道的长度、宽度和面积并观察 观察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对骨道孔径大小、方向的影响。 结果发现,人群中前交叉韧带股骨侧止点 的大小平均为:宽8.9毫米,长16.3毫米,面积为136.9平方毫米。用直径9毫米的钻头,40°横向钻角钻孔所得的骨道孔径面积为99.0平方毫米,骨道的长度为14.0毫米。横向钻角从60°减小至20°导致骨道长度增加了152.9%,骨道孔径面积增加了153.1%。当用直径9毫米钻头40°横向钻角钻孔,膝关节屈曲角度为102°时,骨道与正常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匹配为最佳,任何角度的变化均可导致骨道面积与骨道基线的匹配程度降低。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到130°时,骨道的长度的减小了2.78毫米和增加了0.65毫米的前后距离,失配面占13.5%。
表I 不同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对前后径与上下径的影响
来源:丁香园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