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苷初治患者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 临床试验 2011年国际会议发布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了ETV强效、低耐药和安全性好的特点以及长期组织学获益。在APASL 2011年会上报告的ETV-022及后续901研究亚洲人群队列分析结果显示,ETV长期治疗可强效持久抑制病毒复制。治疗第1年,HBeAg阳性患者HBV DNA<300 copies/ml的比例为59%,第5年时这一比例高达95%。同时,ETV长期治疗可使肝组织学持续改善,48周和长期治疗(6年)时组织学改善比例分别为74%和100%,伊沙克(Ishak)纤维化评分改善比例为29%和87%,且在亚洲人群研究队列中无ETV基因型耐药发生(图3)。在该次会议上还报告了对ETV-022/027研究中老年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结果显示,ETV治疗50岁以上患者亚群的病毒学、生物化学、组织学疗效与Ⅲ期研究结果相似,且安全性与总体人群相似。 ETV048研究纳入的患者为失代偿性CHB患者,对比了ETV和ADV治疗96周的疗效。结果显示,对肝功能失代偿的CHB人群,ETV较ADV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并能取得更大临床获益。ETV和ADV治疗96周时花患者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改善超过2分的比例分别为37%和19%;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分别降低4.3分和2.3分。该研究为ETV用于失代偿性CHB患者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证据。目前该数据已增列入ETV中国说明书中。 临床实践 2011年国际会议发布的临床实践数据显示ETV在临床实践中拥有与临床试验同样的强效、低耐药、良好安全性及长期组织学获益。在第46届EASL年会上报告的香港4年队列研究数据证实了ETV对亚洲患者持久良好的病毒抑制作用。在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HBV DNA低于60 copies/ml的比例逐年增高,至第4年分别高达90%和100%;ALT复常率分别为92%和87.5%,HBeAg血清学转换比例亦由治疗第1年的22.2%提高至53.3%,并有1例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图4)。4年累计耐药比例为0.6%(1例)。这一结果显示,ETV 0.5 mg对中国核苷初治患者疗效持续稳定,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REALM研究是在ETV于2005年上市后启动的、覆盖全球范围的为期10年的ETV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实践研究,入组处于疾病不同阶段及不同治疗经历的约12500例患者。中国有16个省(市)50家医院5333例中国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这也是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临床实践研究。研究发现,ETV对核苷初治患者的疗效与以往中国及全球注册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一致。ETV治疗48周时,在HBeAg阳性和阴性代偿期初治患者中,HBV DNA<50 IU/ml的比例分别为59%和92%,在失代偿期患者中为68%。安全性评估显示,在代偿期肝病患者中,发生3~4级不良事件(AE)、严重AE、因AE停药、死亡和治疗中ALT再燃的比例均低于1%。 初治联合与ETV单药起始治疗 关于核苷初治患者是否可联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今年AASLD年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ETV单药与ETV联合TDF对CHB初治患者疗效相似,治疗96周HBV DNA<50 IU/ml的比例分别为83.2%和76.4%,ALT复常比例分别为81.9%和69%,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分别为32.5%和21.7%。 2011年 EASL年会发表的一项单中心研究对比了LAM加ADV联合与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初治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LAM加ADV联合与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初治患者的疗效类似。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类似,但联合治疗组出现了明显的低血磷现象,与ETV单药治疗相比有显著差异。总之,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推荐初始联合用药作为抗HBV的一线治疗方案。 核苷经治患者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 REALM研究显示,在临床实践中,ADV和LAM经治患者换用ETV治疗48周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EASL年会上报告的VIRGIL研究中ADV队列的144周数据显示,ETV单药治疗ADV经治患者,其抗病毒疗效不受既往ADV治疗的影响。提示无论是否存在ADV耐药,均可换用ETV治疗。该研究证实了ETV对欧洲经治患者的良好疗效。 来源:华语消化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