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学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存在是HBV持续感染而难以根治的重要因素。cccDNA半衰期长,且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仅能有效抑制外周血中的HBV DNA,对细胞核内cccDNA的影响甚微。故大多数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研究显示,即使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仍有79%的患者肝内可检出cccDNA。依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也显示,完全清除肝内cccDNA须抗病毒治疗14.5年。为了完全清除病毒,必须进行长期治疗。 组织学 HBV持续感染可通过炎症反应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肝纤维化是一个进展缓慢的过程,在此期间如能有效去除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因 素,并给予足够长时间的治疗,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都有可能被逆转。多项研究证实,长期有效抑制HBV DNA可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并减少肝癌发生风 险。故从抗纤维化的角度,乙肝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 基于病毒学和组织学等多方面的证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将CHB治疗的最终目标定义为预防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要想达到这一长期目标,必须实行成功的长期管理。 长期管理要点 长期管理是一个贯彻疾病全程的连续过程,包括治疗前初始评估、药物选择、治疗中监测和管理、达标停药时评估及停药后管理。 初始评估主要是对患者基线状况的评估,旨在明确是否有治疗指征,为药物选择提供客观依据。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危险因素(如HBV感染家 族史、肝癌家族史、是否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致肝损药物服用史、酗酒史等)、实验室检查(如生化、HBV感染标志物、HBV DNA定量等),以及影像学检 查和必要时行病理学诊断等。 初始药物选择是长期管理成败的关键,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安全性、耐药风险、患者依从性及费用可承受性(图1)。强效持久的抗病毒药物可早期达到病毒 载量不可测,且抗病毒能力随时间延长日益明显。耐药风险是影响CHB长期治疗目标的重要障碍,并可能阻碍肝组织学获益,耐药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也不容忽 视。初治药物选择对预防耐药和降低耐药风险至关重要。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CHB患者坚持长期治疗的前提,而影响长期依从性的多种因素如服药间隔、副作 用、治疗持续时间及花费等均与药物选择有关。可见,初治治疗药物的选择在长期管理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中占据核心地位。国外权威指南均建议,初治应尽可能选择 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
图1 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是实现长期治疗目标的关键 治疗中监测和管理同样包括疗效、安全性、耐药、依从性等方面。一旦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深入评估分析,必要时应调整治疗方案。对初始无应答或疗 效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方案,换用或联合更强效药物如ETV。多项研究均证实,ETV疗效不受阿德福韦酯(ADV)经治或耐药影响,ADV应答不佳或耐 药患者可转换为ETV治疗。日本相关指南更指出,为降低将来耐药风险,对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3年以内者,若 HBV DNA<1.8 log10 copies/ml或HBV DNA>1.8 log10 copies/ml但无病毒学突破,应尽快换用 ETV 0.5 mg治疗。 对达到停药标准的患者,大多数停药后复发风险仍较高,因此应审慎评估停药时机和停药风险。停药后要密切监测,一旦复发,应及时进行再治疗。关于复发再 治疗的数据较少,有证据显示,ETV治疗后复发患者经ETV再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疗效。ETV-901研究纳入了99例接受ETV再治疗的HBeAg阴性 ETV经治患者,结果显示,ETV再治疗48周后,93%(82/88例)的患者HBV DNA 达到不可检测,83%(79/95 例)ALT复常。来源:华语消化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