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辅助化疗可改善膀胱癌患者生存 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仍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单纯手术的疗效并不理想,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基于铂类的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对此,4月18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在线发表的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研究(BA06 30894)提出了最为强烈的证据。 BA06 30894研究共纳入976例T2低分化、T3或T4,N0/X,M0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非新辅助化疗组(485例)和3个周期CMV方案新辅助化疗组(491例),中位随访8年的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总生存(OS)率、无转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HR=0.82,P=0.008)均显著优于非新辅助化疗组(右图),前者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有获益(HR=0.87)。 ■ 专家观点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巴约林(Bajorin)与赫尔(Herr)在同期述评中指出BA06 30894研究、美国西南部肿瘤组(SWOG)的一项研究与晚期膀胱癌(ABC)荟萃分析协作组的荟萃分析结果均表明,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应被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这有助于改善该疾病的转归。 从BA06 30894研究,还可引申出以下结论: 1. 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癌患者有权在手术前咨询肿瘤科和泌尿科医师,了解新辅助化疗的风险及益处。 2. 应将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癌作为全身性疾病来治疗,而不应作单纯手术治疗。 3. 新辅助化疗不会导致毒性过度增加及手术延迟。 4.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低危(尤其是病理T2期)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能导致治疗过度”一说,亦无可靠手段能精确筛选出此类患者。 5. 对于辅助化疗可否产生相似的生存益处,目前的临床证据很有限。 6. 充分了解膀胱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转移可能性,可使治疗策略更加个体化和合理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周利群教授指出,BA0630894研究是目前为止已发表的有关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随访时间最长的国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是在进一步总结早期已发表数据基础上的最终长期随访结果。 结合另外两篇已分别在《欧洲泌尿学》(Eur Urol 2005,48:202)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3,349:859)发表的相关文章,综合这些结果,带给我们以下提示: 1.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或放疗后的长期总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 2. 新辅助化疗的毒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但须注意少数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的出现。 3. 新辅助化疗应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手术或放疗前的常规治疗。 4. 文献数据已证实,新一代化疗药物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疗效、更低的毒副作用,可尝试将其作为新辅助化疗用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