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陈哲、梁英和王建六通过研究发现: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 ,其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两者妊娠期发病时间、血小板计数降低的程度、合并贫血及产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均有所不同;少见病因包括部分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应重视通过相关检查进行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该研究发表于2011年第11期《中华妇产科杂志》。 该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学诊断依据及临床特点。研究人员选择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其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孕妇,纳入标准以血小板减少为妊娠期首发临床症状,妊娠期有两次或以上血小板计数< 100×109/L,其中资料完整、具有明确随访结局和病因学诊断的159例纳入本研究.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期发病时间、血小板计数变化、相关检查、母儿围产期情况进行了分析,产后进行了随访. 结果 (1)病因诊断: GT 101例(63.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43例(27.0%),血液系统疾病9例[5.7%,巨幼细胞性贫血(MA)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3例],免疫系统疾病6例[3.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例、抗磷脂综合征(APS)2例、Evans综合征1例]. (2)母儿围产期情况: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2%,糖代谢异常8.2%,贫血27.7%,早产11.3%;妊娠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18.2%.终止妊娠平均孕38周.阴道分娩34.6%,剖宫产65.4%.产后出血21.4%,产褥感染1.3%,无孕产妇死亡. 围产儿总数160例(1例双胎),分娩活产儿157例,胎死宫内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小6例,无颅内出血发生.(3)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时间: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出现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18.2%、42.1%、39.6%.GT与ITP在发病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趋向于妊娠中、晚期发病,ITP趋向于妊娠早、中期发病.(4)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妊娠期血小板最低程度在(51~100)×109/L、(31~50)×109/L、( 10~30)×109/L、<10×109/L范围内者分别为47.2%、24.5%、19.5%、8.8%.GT与ITP在血小板降低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合并妊娠期贫血的情况:27.7%,其中GT 9.9%,ITP 58.1%,血液系统疾病5例(5/9),免疫系统疾病(Evans综合征)1例(1/6).GT与ITP在合并贫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产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对159例患者从产后开始至10年进行了随访,产后1周内、6周内、半年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者分别为41.5%、27.0%、10.7%,半年以上未恢复者33例.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