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国已迎来农历龙年,作为海洋之王和帝王的象征,龙意味着权力和繁荣。这被看作是将于2012年下半年交接的下届政府领导层的吉兆。对于医疗产业而言,2012年将有诸多变化。 中国医疗改革的初始阶段已在2011年结束。政府原本计划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1,240亿美元),但实际上在3年内政府支出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2012年,医改的重点将是公立医院的医疗改革,这将改变中国的医疗支付整体框架。其中最大的变化将是有望终结以药养医的旧模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卫生部今年将在300个县开展新体系试点工作,尝试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价15%的传统模式。中国卫生部计划在2013年前将这一体系扩展到所有的县级医院,并在2015年前将全国公立医院纳入新体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1月5日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这些改革是他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致力解决的八大问题中最优先的(参见:MOH to-do list for Healthcare reform.pdf)。 八大问题中的第二项是支付体系改革,即尝试改变中国医疗按服务收费的模式。选项包括一个可根据疾病种类和总预算确定偿付额的诊断相关群组(DRG)系统,而医院有自己的一套年度支付预算系统。这两套系统已在上海和北京进行了试点,并有望进一步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China's Changing Reimbursement Landscape Reshapes Pharma Market — PharmAsia News, Sep. 28, 2011 11:00 AM GMT).。 花旗银行分析师在1月12日写道:“两项改革均旨在减轻由于过量用药、处方高价药物和非必需的检查而给患者带来的负担。”这位分析师强调,改革措施能否成功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减少的医院将怎样获得补偿。“这将影像医生和医院接受这项新政策的积极性。” 接下来计划解决的问题是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基本药物目录。农村医疗保险是唯一一种由卫生部管理的医疗保险计划。中国的另外两种全国性保险系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卫生部将对农保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覆盖更多疾病,例如肺癌、1型糖尿病和血友病。 同时,政府补贴将增加至每人每年240元人民币。卫生部将进一步推动商业保险作为政府保险的补充,以便对严重疾病提供更充分覆盖。 基本药物目录更加基本 中国新的基本药物目录是2011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政府将在2012年继续精炼基本药物目录和推动其应用。至2011年底,中国医疗改革的领头羊安徽省已要求大医院处方更多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这被视为政府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信号(China Pushes Essential Drug Usage In Big Hospitals Via Anhui; Medical Fund Bankrupt In 2016? ——PharmAsia. Jan. 4, 2012 5:38 PM GMT)。 陈竺部长对本土媒体披露,为了进一步改善这套全国基本药物系统,卫生部计划针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制定正式指南,包括对基本药物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提出统一要求。 位于上海的L.E.K.咨询公司中国生命科学的主管Helen Chen在接受《亚洲制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可能将看到,在省级甚至地方层面更积极地部署基本药物目录,从而为下半年党和政府新领导集体的接替开个好头。” 今年政府还计划扩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种类,从目前的307种增加至大约766种。这一举措可能使国内和跨国制药公司都面临更大的定价压力,尤其是那些正在销售品牌仿制药和普药的公司。为了稳定价格并鼓励高质量的制药公司,政府还将对基本药物目录中的41种药物实施统一定价。 预计2012年制药业将增长17.7% 根据IMS健康的最近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估计中国药品市场在2011年的增长率为16.5%,比2010年的超过20%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降价、调控和对医疗费用的限制。 政府2011年宣布了三次大范围降价,以大幅度降低心血管药物、抗生素、激素内分泌药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较大治疗领域的药物价格(With Latest Round Of Cuts, China Continues March To Narrow Gap Between Big Pharma And Local Generics — PharmAsia News, Aug. 5, 2011 5:00 PM GMT)。 省市级政府正在尝试多种解决方案以摆脱日益增加的医疗支出,对不同的偿付系统开展试点,例如在北京使用DRG支付系统,在上海使用双控系统 (China's Changing Reimbursement Landscape Reshapes Pharma Market — PharmAsia News, Sep. 28, 2011 11:00 AM GMT)。 经历了一个挑战性的2011年,分析师预测制药业将继续面对调控压力和更多降价,比如肿瘤药物降价。IMS估计整个制药业将在2012年增长17.7%,2010~2015年的5年间将保持17.2%(±4%)的增长率,至2015年将达到8,224亿元人民币。 L.E.K.的Chen指出:“2012年中国药物市场将继续有上佳表现,虽然可能达不到过去数年间的20%以上的高增长率。”即使很多地方政府受到约束,医疗支出仍将继续增长。“随着私营保险的扩张和部分服务领域的开放,还会有更多私人投资参与进来。生产商的努力和投入也将影响这个市场的增长。” 华尔街分析师则更为谨慎。花旗1月18日预测,中国药品市场增长率将在16%左右。分析师Richard Yeh在花旗2012年展望中写道:“我们预计宏观政策能着力控制药品与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药品将会继续降价,但会以较缓和的幅度下降。” 1月17日卫生部在一次会议上指出6类药品定价过高:(1)进口合资药;(2)抗肿瘤辅助药;(3)心脑血管病用药;(4)抗生素;(5)变换规格剂型包装药;(6)新进医保目录药。 Yeh说:“我们预测这些领域将继续成为政府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的重点。”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调控变化将对来年市场产生的影响,摩根斯丹利对中国25个城市的1~3级医院的80位正、副院长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提示,住院和门诊患者量仍非常健康,增长率分别为13%和16%。随着药品价格下降、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和医疗需求增加,患者量将继续增长。 “不过,根据接受调查的医院所报告的支出增长率,预示较为缓和的制药业增长和公司盈利增长。”摩根斯丹利的Bin Li在1月16日写道。这项调查提示,2012年的医院药品费用将增加8%。政府的保险偿付封顶总额在2011年增加了12%。大医院的封顶额增加了8%,而小医院则增加了15%。 Li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政府鉴于大医院的较大费用基数而紧缩其预算。” 在全国推广上海的双封顶付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不会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巨大。上文提到的调查显示,多数医院已经采取了某些形式的保险付费控制,而且目前的封顶额增长率已经接近上海的水平。 调查中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医院的定价压力可能并不如想象得高。1/3的受调查者声称其医院的药品价格与2010年相比有所上涨,1/4的受调查者认为价格无变化,仅有43%声称价格下降。这一数据提示,较小医院受到了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价格下降的较大影响,而大医院可能因部署新产品和转向提供较高价格药品、检查及服务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影响。 Li说:“也有可能是部分大医院利用自身话语权重新进行了投标价格谈判。”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ack Hu持相似的观点,他在12月12日写道:“我们预计制药行业在2012年上半年的增长将会继续低迷,但很有可能在下半年迎来复苏。”同时, 他指出被其称为新常态的持续药品价格调控,和政府在大医院推动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将对制药业产生巨大影响。”(China Pushes Essential Drug Usage In Big Hospitals Via Anhui; Medical Fund Bankrupt In 2016? — PharmAsia News, Jan. 4, 2012 5:38 PM GMT) 德意志银行预测,基本药物目录推广工作将在2012年完成,其在2013年的实施将有可能使利润进一步下降。 站在创新的前端 当药价降低使得品牌仿制药和专利到期药物面临更大的利润压力时,跨国公司和领跑的国内公司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以便将更多新药投放市场从而维持销售增长。 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者正在涌入新兴生物科技领域,致力于将新药引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进口许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诸如Hua Medicine Ltd.和BeiGene Ltd.等公司正在崛起成为中国领先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并增加创新商业模式在中国的热度(Insider Analysis From LEK Consulting On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Services Investment In China — PharmAsia News, Jan. 5, 2012 6:49 PM GMT)。 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受到潜在医疗投资的鼓舞,正在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在下个五年计划中,中国将大力投资生命科学产业以鼓励创新(Innovation, Preven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 China Releases Five-Year Plan For Medical Technology — PharmAsia News, Nov. 18, 2011 4:00 PM GMT)。 对该领域投资加大也意味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需要提高药物审批的效率。2011年,卫生部和药监局继续努力创造一个更平衡的药物审批流程以鼓励创新。2012年,这两个机构将继续改革药品审批中心(CDE),并发布更多有关药品注册和评估流程的规章(China Issues New Guidelines On Phase I Trials – Will It Speed Up Approvals? — PharmAsia News, Jan. 5, 2012 6:00 PM GMT)。 LEK的Chen指出:“与2009年医疗改革相比,十二五计划将对多个领域进行更深远的改革。例如在创新方面,目标是研发拥有国内知识产权的200种医疗器械、诊断产品和40种新的生物制剂,并讨论有助于加快传统产业进步的技术的使用。” 2012年的强力发动机。我们所说的新上市药物是指2010/2011年获得SFDA授权的药物。这些新药主要是糖尿病、心血管和肿瘤药物。国家医保目录(NDRL)预期将在2013年修订,我们确信各公司将对这些药物投入大笔资金使这些药物进入医保目录,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 来得时是创新产品的一个典范,在得以报销之后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赛诺菲在2004年将长效胰岛素引入中国市场,又在2009年推出了SoloStar预填充胰岛素笔。来得时于2009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相继于2010年2月和2011年7月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获得报销。来得时在上海可被100%报销,仅过了3个月其市场份额就翻了一倍(Sanofi China GM Fabrice Baschiera On Winning The Insulin Battle In China: An Interview With PharmAsia News (Part 2 of 2) — PharmAsia News, Aug. 11, 2011 1:00 PM GMT)。 2010年,来得时销售额增加了47%,上升至7亿元人民币(1.08亿美元),赛诺菲的糖尿病市场占有率也由2007年的3.5%增至2011年9.4%。赛诺菲已经超过了礼来,在糖尿病领域升至第三位,仅次于诺和诺德与拜耳。在来得时强力增长的推动下,赛诺菲也在中国制药公司销售额排行榜上超过了拜耳而高踞第三位。 中国销售额前十位的制药公司 1.辉瑞 2.阿斯利康 3.赛诺菲 4.拜耳 5.江苏扬子江 6.Ke Lun Group 7.山东齐鲁 8.罗氏 9.江苏恒瑞 10.诺华 来源:IMS中国医院药品审计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