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基层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

2012-2-6 11: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易发生肺炎。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易发生肺炎。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诊断程序]

步骤一 是不是支气管肺炎?

发热、咳嗽、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呼吸增快,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

步骤二 能不能不是支气管肺炎?

急性支气管炎 全身状况好,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

支气管异物 有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

支气管哮喘 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肺结核 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

步骤三 确诊的重要依据

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的症状,肺部听到中、细啰音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可诊断为肺炎。

步骤四 病因诊断

病毒感染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病毒抗原检测可快速发现特异性病毒抗原。亦可检测血清中IgM特异性病毒抗体。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早期病毒诊断。

细菌感染

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核左移现象,胞浆可见中毒颗粒。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水、脓液和血标本作细菌涂片、培养和鉴定,有助于鉴定致病菌。军团菌的诊断首选试管凝集试验。鲎珠溶解物试验可检测革兰阴性菌内毒素。

其他病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P):①冷凝集试验≥1:64可作为过筛试验。②特异性诊断:包括MP分离培养或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测定。补体结合抗体检测是诊断MP的常规方法,基因探针及PCR技术检测MP的特异性而敏感性强,但应避免发生污染。

衣原体:衣原体分为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细胞培养用于诊断CT和CP。直接免疫荧光或姬姆萨染色法可检查CT。亦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电泳法检测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核酸探针及PCR技术检测抗原。

步骤五 病情轻重临床评估

轻症肺炎 除呼吸系统外无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重症肺炎 除呼吸系统外可发生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诊断要点:a.心率突然超过180次/min;b.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min;  c.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微循环再充盈时间延长;d.肝脏迅速增大;e.心音低钝或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若出现这5项即可诊有心力衰竭。f.尿少或无尿,眼睑、颜面或下肢水肿。心肌炎诊断a.面色苍白(心悸);b.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c.心电图ST段偏移,T波低平,双向和倒置;d.心肌酶谱异常。

神经系统 发生脑水肿时出现烦躁或嗜睡、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球结膜水肿、瞳孔对光发射迟钝或消失,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呼吸停止……

消化系统 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表现为严重腹胀,膈肌升高,呼吸困难加重,肠鸣音消失。甚至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表现为全身性浮肿,可凹陷性,血钠≤130mmol/L,血渗透压<270mOsm/l尿钠≥20mmol/L,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浓度。血清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若ADH不升高,可能为稀释性低钠血症。

步骤六 有无并发症

脓胸 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其上方有时可听到管性呼吸音。当积脓较多时,患侧肋间隙饱满,纵隔和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X线(立位)示患侧肋膈角变钝,或呈反抛物线阴影。胸腔穿刺可抽出脓汁。

脓气胸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剧,剧烈咳嗽,烦躁不安,面色发绀。胸部叩诊积液上方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支气管破裂处形成活瓣,气体只进不出,形成张力性气胸。立位X线检查可见液气面。

肺大泡 体积小者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引起呼吸困难。X线可见薄壁空洞。
[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及护理:

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18~20℃,湿度60%为宜。营养丰富的饮食,重症患儿可给予肠道外营养。经常变换体位,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治疗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但剂量要加大,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

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绿脓杆菌 首选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

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2~3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6周。

2.抗病毒治疗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可滴鼻、雾化吸人、肌注和静脉点滴,肌注和静点的剂量为10~15mg/(kg•d)。

α—干扰素 α—干扰素肌注,5~7天为一疗程,亦可雾化吸入。

对症治疗

氧疗 多用鼻前庭导管给氧,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新生儿或婴幼儿可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

气道管理 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经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

其他 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如35%酒精擦浴,冷敷,冰袋放在腋窝、腹股沟及头部;口服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kg??次)肌注,或苯巴比妥5mg/kg一次肌注。

腹胀的治疗 低钾血症者,应补充钾盐。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亦可使用酚妥拉明(Regitine)0.3—0.5mg/(kg??次)加5%葡萄糖20ml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征为:①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④出现脑水肿。上述情况可短期应用激素。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用地塞米松0.1~0.3mg/(kg??d)加入瓶中静脉点滴。疗程3~5天。

并发症及并存症的治疗

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

1.休息 哭闹者予镇静。

2.输氧

3.强心 西地兰(cedilanid)饱和量2岁以下0.03~0.04mg/kg,2岁以上0.02~0.03mg/kg,首剂给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4~6小时给药1次。可肌注或加10%葡萄糖10~20ml 静脉用药。毒毛旋花子甙0.007mg/kg,加入滴壶,每6~12h可重复用。地高辛 :每日1/5洋地黄化量,分2次。洋地黄化量:2岁以下0.05~0.06mg/kg,2岁以上0.03~0.05mg/kg,总量<1.5mg。首次给1/3~1/2,余量分2次,每6~8h给予。小儿血清地高辛有效血浓度1~3ng/ml,一般2ng/ml为宜。

4.利尿 氟塞米1 mg /(kg.次)静注或加入滴壶,亦可口服。

5.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 每次0.5~1mg/(kg.次),最大<10m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1~4小时重复使用。亦可用巯甲丙脯酸和硝普钠。

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治疗脱水疗法可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止痉可予地西泮。

脓胸和脓气胸的治疗:及时进行穿刺引流,若脓液粘稠,经反复穿刺抽脓不畅或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宜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此外对并存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者,应给予相应治疗。

生物制剂

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1VIG)含有特异性抗体,如RSV—IgG抗体,可用于重症患儿。1VIG 400rng/(kg??d),3—5天为一疗程。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下叶肺炎时可伴有腹痛,应与急腹症鉴别。

2.应用洋地黄制剂时,不宜同时给钙剂,二者有协同作用。如必须使用,两药间隔时间不宜少于4~6小时。

3.若并发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必须积极抢救。

4.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咽拭子、鼻咽分泌物或下呼吸道吸取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重者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接受机械通气者尤应注意气道湿化、变换体位和拍背,保持气道湿度和通畅。

5.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加重心脏负担。来源:爱爱医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