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任何年龄血糖连续2次以上低于2.6 mmol·L-1,则被认为是低血糖症。关于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低血糖界定值尚存争议。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病率为1.56%,足月新生儿为0.44%,年长儿为0.2%~0.3%,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婴儿易发生低血糖。 1.小儿低血糖症病因 低血糖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许多疾病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正常儿童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维持于3~7mmol·L-1,进食后血糖升高,升高的血糖会在胰岛素和糖原合成酶等的作用下,生成糖原储存在肝组织中,部分转变为脂肪储存,空腹3~4 h后肝糖原会在糖原分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维持血糖正常,空腹6~8 h后脂肪会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并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维持血糖正常和能量供应,在葡萄糖吸收、合成糖原、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中均需载体、酶和多种激素的参与,因此如进食或储备不足、消耗过多、有关糖代谢糖异生酶缺陷、参与糖代谢糖异生激素分泌异常、应用含有抑制代谢途径的药物、食物等都会引起低血糖。 2.小儿低血糖症临床表现 2.1低血糖症状与体征 2.2原发疾病症状与体征 3.小儿低血糖症诊断 血糖低于2.6 mmol·L-1即可诊断低血糖症,但是由于一些疾病的低血糖症常出现于应急或一些特定情况下,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和多次实验室检查十分重要,必要时需行诱发试验诊断,如饥饿试验,但是诱发试验有使病情加重的风险,因此需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监视下做好急救措施准备方能进行。 4.小儿低血糖症治疗 低血糖治疗包括低血糖治疗和原发疾病治疗。急性发作性低血糖时,开始以2.5 mL·kg-1·min-1速度输入10%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继而以5~8 mL·kg-1·m in-1维持,使血糖维持在4.2 mmol·L-1以上。不能输注葡萄糖者,选用胰高糖素0.01~0.03mg·kg-1,最大剂量1 mg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5~10 min血糖升高,维持40~60m in作用逐渐消失,但对糖原累积病无效。重症患儿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有效循环。病因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低血糖患儿应视血糖维持时间少量多餐进食,糖原累积病患儿可选用生玉米粉,3~5 h食用1次,可静脉输葡萄糖6~10 mg·kg-1·min-1,维持血糖。半乳糖血症限制乳糖饮食,果糖不耐受症限制果糖饮食,脂肪酸β代谢障碍患儿应睡前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多种羧化酶缺乏症应给予生物素5~10 mg·d-1口服。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应补充皮质激素,垂体功能低下者应用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皮质激素替代治疗。高胰岛素血症者可选用二氮嗪5~15 mg·kg-1·d-1,分3次口服,抑制胰岛素分泌。高胰岛素血症药物治疗无效者做胰腺次全(80%~90%)切除。来源:爱爱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