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我国Barrett食管(BE)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于2011年6月4日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第二届Barrett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就Barrett食管(BE)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Barrett食管(BE)定义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化或不伴有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至于不伴有肠化生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目前仍有争议。 二、Barrett食管(BE)临床表现 Barrett食管(BE)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等。但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发现,有接近40070的患者并无GRED症状。目前认为,Barrett食管(BE)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对于普通人群和单纯GERD病人,并不建议常规筛查Barrett食管(BE),但对那些有其他多个危险因素的病人(年龄50岁以上,长期反流性食管病,膈疝,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应该筛查Barrett食管(BE)。 三、Barrett食管(BE)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上皮化生表现时称为“内镜下可疑Barrett食管(BE)”,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即可诊断为Barrett食管(BE),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存在时更支持Barrett食管(BE)的诊断。 (一)Barrett食管(BE)内镜诊断 1.内镜检查标志: 明确区分SCJ及GEJ对于识别Barrett食管(BE)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SCJ(Z线)与GEJ应位于同一部位,Z线下方为胃贲门部黏膜,Z线上方为则为鳞状上皮。因反流性食管炎黏膜在外观上可与Barrett食管(BE)混淆,所以确诊Barrett食管(BE)需要病理活检证实。 2.内镜下表现:发生Barrett食管(BE)时Z线上移,表现为GEJ的近端出现橘红色(或)伴有栅栏样血管表现的柱状上皮,即SCJ与GEJ分离。近年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窄带光谱成像内镜(NBI)、激光共聚焦内镜已应用于Barrett食管(BE)的诊断,这些技术能清晰显示黏膜的微细结构,有助于定位,并能指导活检。 3.内镜下分型: (二)Barrett食管(BE)病理学诊断 1.活检取材:推荐使用四象限活检法,即常规从GEJ开始向上以2cm的间隔分别在4个象限取活检,每个间隔取8块以上的黏膜组织能有效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对怀疑有Barrett食管(BE)癌变者应每隔1cm进行四象限活检,提倡应用新型内镜技术进行靶向活检。 2.食管下段化生的柱状上皮的组织学分型: 3.Barrett食管(BE)伴有异型增生: 四、Barrett食管(BE)治疗 原则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消除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包括异型增生和癌变。 1.药物治疗:抑酸剂是治疗反流症状的主要药物。在抑酸药物中,质子泵抑制剂优于H2受体拮抗剂,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能逆转柱状上皮化生或预防腺癌的发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按照胃食管反流病常规剂量、足疗程进行。质子泵抑制剂效果不佳的原因多半是用药剂量不当或用药方法不当。有些患者可以合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镇痛药、平滑肌瞬时松弛抑制剂等对控制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亦有一定疗效。 2.内镜治疗:适用于伴有重度异型增生和癌局限于黏膜层的Barrett食管(BE)患者。目前常采用的内镜治疗方法有氩等离子凝固术、高频电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光动力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冷冻消融等。对不伴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BE),因其癌变的概率低,不提倡内镜治疗。伴有轻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BE)癌变概-率亦较低,可先行内镜随访,若进展为重度异型增生,应行内镜治疗。 3.手术治疗:对已证实有癌变的Barrett食管(BE)患者,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伴有重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BE)和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患者,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本人意见及医生的经验。 4.抗反流手术: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抗反流手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Barrett食管(BE)患者的反流症状,但不影响其自然病程,远期疗效有待证实。 五、Barrett食管(BE)监测与随访 鉴于Barrett食管(BE)有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因此应对Barrett食管(BE)患者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癌变。内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异型增生的程度而定。对不伴异型增生者应每2年复查1次,如果2次复查后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可将复查间隔放宽为3年。对伴轻度异型增生者,第1年应每6个月内镜复查1次,若异型增生无进展,可每年复查1次。对重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BE),有两个选择:建议内镜或手术治疗,或密切监测随访,每3个月复查胃镜1次,直到检出黏膜内癌。来源:爱爱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