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按其病程分为急性咳嗽时间<3周、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胸片无明显病变)。急性咳嗽病因诊断相对容易,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以止咳化痰对症治疗为主。 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对于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病人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病人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而无效,有些病人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X线胸片、CT等检查,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慢性咳嗽的最新诊治进展,希望能对临床医生有所裨益。 一、慢性咳嗽的病因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ed asthma, CVA)和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duced cough,GERC)。广州呼研所最近完成的一项门诊慢性咳嗽病因研究,发现除上述外,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和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AC)亦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二、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诊断与治疗 1.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 是一种以嗜酸细胞浸润增加为特征的非哮喘型支气管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部分病人表现类似CVA,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具体标准: 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痰EOS数明显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治疗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加用强的松口服10~20 mg/天,持续3~7天。 2.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 指鼻咽喉部疾病引起鼻后和喉咽部有较多分泌物粘附,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咳嗽。引起PNDs的基础疾病包括: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全年性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感染后鼻炎、过敏性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窦炎等。 诊断线索: 由于PNDs涉及多种基础疾病,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标准复杂,近年来有的学者直接采用鼻炎/鼻窦炎作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而不用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术语。 PNDs的治疗依据其基础疾病而不同: 3.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一个重要特征。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此点可用来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BHR阴性不能排除哮喘,下列因素可造成假阴性: ①技术人员的熟练程度。②病人的配合。③药物的干扰。④吸入装置。 4.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 指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症状。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而很少有夜间症状,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痰。但临床上也有不少GER性咳嗽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和进食相关症状,咳嗽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因此无食管反流症状的慢性咳嗽患者并不能排除GERC的可能。 诊断标准: 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对GERC的诊断价值有限,且不能确定反流和咳嗽的关系。当怀疑患者有局部解剖结构异常、裂孔疝、食管狭窄和溃疡时,钡餐检查仍有一定价值。 对于无食道pH监测的单位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病人,我们建议具有如下症状者可考虑行诊断性治疗。 GERC的治疗: 5. 变应性咳嗽(AC) 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症的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为CVA、过敏性鼻炎或EB,将此类咳嗽定义为变应性咳嗽,与变应性咽喉炎、EB等关系及异同有待进一步明确。临床上多表现为刺激性阵发性干咳,白天或夜间均可,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 诊断标准: AC患者大部分对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必要时加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复方止咳制剂(阿斯美),时间1~2周。 糖皮质激素对EB、过敏性鼻炎、AC等原因诱发的咳嗽均有效,因此,不能单纯依赖糖皮质激素有效作为哮喘的诊断标准。阿斯美是由氨茶碱(25 mg)、盐酸甲氧那明(12.5 mg)、那可丁(7 mg)和扑尔敏(2 mg)四种成分复方而成的复方止咳制剂,四种成分协同作用,起到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以及抗过敏的作用;并且因为每种成分的剂量小于常规治疗剂量,所以安全性好;特有的5号小胶囊,服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慢性咳嗽的一种常用药。 三、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思路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结合Irwin's解剖学诊断程序和国内临床研究结果,重新制定了一个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即将发表)。主要思路是: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