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多学科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提出,应采用微生态学原理重新审视人体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并从微生态平衡整体观出发,研究抗感染新策略。 据介绍,生物体微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间相互关系。以人体为例,其微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数量达到100万亿个,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特定部位。 李兰娟指出,传统抗感染观念是从疾病出发,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往往为了杀灭单一细菌,造成微生态系统失衡以及细菌耐药,引发新的难治性感染。而从调整微生态入手,是为增强机体的适应性以及对有害细菌的抵抗能力,提高防治效果。 李兰娟表示,虽然当前已有研究证实,微生态干预在沙门菌感染等肠道感染、肝病、幽门螺杆菌胃炎等疾病防治中有重要作用,但至今尚未开展过微生态调节剂的药代动力学系统性研究,缺乏相关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前瞻性临床试验等,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这些问题亟须进一步研究探讨。来源:健康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