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是儿科常见、多发的肺系病证,四季皆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治疗药物较多,但效果不甚满意。笔者从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收集、整理了小儿咳嗽病例362例,在应用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基础上加服小儿咳喘灵颗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2.2 结果 3.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由于小儿生理及病理特点,大多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治以清肺泄热、止咳化痰、宣肺平喘。长期以来,西医多注重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及对症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小儿咳喘灵颗粒由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组成。方中麻黄苦甘温,宣肺解表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固,和石膏相配则清肃协同;瓜蒌化痰通腑;金银花、板蓝根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诸药合用,疗效卓着。 现代药效学研究证实,麻黄、杏仁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石膏具有抗感染作用;金银花、板蓝根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板蓝根所含的嘌呤、嘧啶及吲哚类成分,可能有干扰病毒DNA合成作用;甘草镇咳祛痰,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因此,小儿咳喘灵颗粒与抗病毒、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使症状、体征改善快,缩短病程,并可减少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的剂量,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小儿咳喘灵为黄棕色的颗粒,气芳香,味甜、微苦辛,患儿易于接受,解决了小儿服用汤剂难的棘手问题,且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便于临床推广使用。来源:爱爱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