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血液筛查技术有重大突破

2012-5-22 08: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3|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从科技部获悉,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计划“血液筛查用纳米材料与仪器研究”课题日前通过验收。该课题采用创新的双层修饰磁性纳米颗粒、乳液/细乳液聚合、多孔陶瓷膜乳化法工艺制备出应用于血液筛查技术的...

从科技部获悉,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计划“血液筛查用纳米材料与仪器研究”课题日前通过验收。该课题采用创新的双层修饰磁性纳米颗粒、乳液/细乳液聚合、多孔陶瓷膜乳化法工艺制备出应用于血液筛查技术的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可将血液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免疫缺陷病毒的筛查“窗口期”缩短至3天,准确率接近100%,使输血及血制品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据介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致输血传播性疾病的主要病毒,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因“血清转换窗口期”在30天以上,而存在感染病毒漏检的危险(漏检率高达20/10万)。而采用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在国产化的核酸提取与分析平台上,可同时实现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高灵敏的检测,且在病毒感染后3天即可检出,最高检测灵敏度小于每毫升40拷贝,大大缩短了血液筛查的“窗口期”。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年采血浆量约为4000吨。根据有关规定,单人份血浆采集量为500毫升左右,假定1吨血浆合计1700个样本,全国1年的血浆采集量约为680万袋。此外,根据中国输血协会统计,我国每年献血达到900万人次,采血量为1000万~1500万袋。该技术在我国输血及血制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该课题研发的产品已在昆明市血液中心、江苏省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等18家采供血机构应用。截至今年3月,共完成602644例供血(浆)者样本的筛查。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