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医院是三甲医院还是二级医院,都是十几年前评定的。时隔15年,北京市将从明年1月起重启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抗菌素药物如果使用超标,医院将暂不能申报评审,如规定期限内未达整改要求,将被取消当年评审申报资格。(11月10日《北京日报》) 前不久,一位医生向我诉苦,越来越难开药了!因为,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开始卡得严起来,而且可能以后还会更严。抗生素向来被医院视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管理者为何会突然向自己开刀? 首先,对抗菌药监管确实在变得严格。卫生部明令,要求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医疗机构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60%和20%。地方如何让医院“听话”执行,使之达标?现在,一个撒手锏就是借医院评级之东风,将之与抗菌药是否达标直接挂钩起来。 这是一着狠招!因为级别不但决定医院地位与声望,决定官方对之服务能力的鉴定,还可能决定着市场口碑。一家医院,是二甲医院还是三甲医院,对其经营产生的现实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决定其未来命运。那些憋着一口气要冲级的医院,或者想保级的医院,当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抗生素滥用及一道道禁令熟视无睹了。 这样做的并不只是北京。据卫生部要求,时隔10多年后,各地正在开始重新启动新一轮的医院评级工作。为了完成抗生素调控目标,很多地方自然会采取一样的做法。 同日,《上海证券报》传来另一条相关的消息,旺季不旺,今年抗生素企业业绩难掩下滑,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有分析师认为,今年实施的打击抗生素滥用的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发生。对公众而言,这是条好消息。 目前,我们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较为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是美国的10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抗生素的黄金时代。随着社会对抗生素滥用的认知越来越多,意识到它带来的许多危害;随着反抗生素滥用的呼声越来越大,管理者顺应这种呼声民意,加大对其监管力度与强度,十分有必要。 医院评级之东风,让医院们愿意对抗生素滥用整改开刀,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外力,至多也只是一味短期“速效药”。要让“药效”持久,要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生根结果,即使评级结束,也不会影响医院这种整改的决心及态度,还须靠制度建设,通过深层次改革。一是要结束以药养医机制,摆脱对药物经济的依赖,走上以技养医的发展路。二是卫生部门必须常抓不懈,既要严管也要激励,如此才能防止局面反弹。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