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抗菌药物应用越来越多,很多药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而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经常有不规范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易引起肝脏损害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β-内酰胺类、抗结核类、抗真菌类等,笔者针对这些抗菌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不同机制和程度予以分述。 1 抗生素与肝脏损害 1.1 头孢菌素类 1.2 氨基苷类(Aminoglycosides) 1.3 β-内酰胺类(β-Lactams) 1.4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1.5 四环素类(Telracyclies) 1.6 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ol) 2 合成抗菌药物与肝脏损害 2.1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 2.2 磺胺类(Sulphonamides)】 2.3 喹诺酮类(Quinolones) 3 抗结核药与肝脏损害 3.1 利福平(RFP) 3.2 异烟肼(Isoniazid) 4 抗真菌药物与肝脏损害 4.1 氟康唑(Flticonazole) 4.2 酮康唑(Keoconazole)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须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轻对肝脏的损害。肝病时避免应用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氟康唑等对肝脏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应全面考虑患者肝功能状况,正确、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来源:爱爱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