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儿科历来是最热的科目,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也很值得大家一起来讨论。今天在香港进行CEPA政策宣讲,在闲聊中也提到一些与计划生育有关的话题。同是中国文化养育的中国人,不同的制度与文化层次,对生儿育女有不同之价值观。 香港没有大陆式的计划生育,目前香港人省两胎的是很少数,三胎的就少之又少。在大陆,虽然多数人的生育观趋于国际化,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带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这里,我就从医疗的角度浅谈儿科事业的发展。首先从深圳儿童医院最近的时间说起。
是呀,为什么这么难呢? 第一,从育儿观来看。“中国人的后代越来越不会生活了”,这是香港长者今天对我说的。香港经济环境普遍来说还是比较好,他们可以请外籍保姆照顾孩子。我这里说的“照顾”并非大陆的概念:月嫂。他们儿女上学也是由外劳来照顾。有一个故事说,在学校中午休息,午睡后,孩子起来不会系鞋带。因而,童鞋大多是没有鞋带,而是“贴”的。更不用说他们会不会煮牛奶和煎鸡蛋了。在香港,一旦孩子病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家”,看病的景观如同大陆,“1+4”的景观夸张些,“1+2”的景象一定是常规。 第二,医学盲。当然我说这话,一定会很多人反感。记得就在10天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投诉,某儿童医院对于低于39度的孩子“不屑一顾”,叫我“协调”一下。我问清了原因,是因为吃了雪糕,轻微拉肚子和低烧。因而孩子一闹全家动员起来了。我说,一来我不认识该医院谁在坐诊,二来有违“公正”,我不方便给医生施压。毕竟急诊,谁急先看谁。国际上也有“绿色通道”之分。我劝他说,这样吧,先回家,多喝点水,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就不需要看。同样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摔伤了,已经做了外科处理,本来就没有必要住院了,可是也有人叫我给予安排。我绝对没有怪家长们,毕竟年轻的家长也是在他们的父母“教”养成长的,如果孩子的爹妈不重视,孩子的祖父祖母也会来“声讨”与责怪!我小时候,经常有外伤,都是瞒这着父母。又一次,我偷偷地进入学校的木工房用木工的凿来削手枪(模仿小兵张嘎),不小心在大鱼际肌深深地划了一刀。我硬是忍着不告诉父母。当天晚上也有发烧,不敢说。只能是自作自受。我这样说,并不是叫现代的家长学我,而是告诉大家的一个事实:并非一有头疼身热就要上医院。一些消炎退烧的道理是可以掌握的。孩子的自愈能力很强,关键是平时要有磨练,增强体质。同时要听医生的。8毛钱可以治疗好的病是有,但不是先天性巨结肠。不花一分钱给以治疗好感冒,也有话上千块钱也“治不不好”。 第三,各地政府要积极发展儿科事业,专科发展需要,但是社区的基本医疗也应该有儿科专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儿科是难以“自负盈亏”的,政府应该有政策倾斜。同时很重要的是,要注意和研究儿科工作者的现状。目前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他们压力大的同时没有荣誉感。 第四,要尊重儿科医生和护士。儿童既然是我们家长的“心头肉”。为什么不可以体谅一下儿科医护工作者的难处呢?您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的儿子好呀!儿童,是一门哑科,有经验的医生一看颜容便知道,所以,有时候医生在众多的患儿排队的情况下会有“得罪”家长的,需要包容。 第五,儿科工作者也要有父母之心,耐心地给予简单明了的医嘱,疾病流行期,多一些健康知识的宣传单张,让家长多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 最后,还是文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看儿科这么难?深圳儿科医院挂号员为什么会出此“通知”? 还有一个小故事提请给大家:我在省医院工作的时候就想解决排队的问题,预约挂号是一个办法,另外参观了银行排队“挂号”机。当你打印“挂号纸”的时候,纸上有一段提示:“你是xx号,距离到你的时间大约还有xx分钟。”这样你就可以根据时间做一些你自己的事。这种作法,看来大家也没有异议。来源:廖新波的博客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