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为农民健康辛苦守望的,是一百多万乡村医生,他们的足迹曾经遍及山寨村野,共和国的医疗成就史上有他们留下的深深印记。现在,在年老病弱之时,他们是如此需要关爱,他们的诉求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乡村医生的前身是赤脚医生,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多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身背药箱,半农半医,种痘打针,改水改厕,预防保健,挑起了护佑亿万农民健康的重担。疫情、灾难来临时,他们冲锋在前,筛查病人,喷洒消毒液,成为防病治病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的历史功绩,不该被岁月淹没。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乡村的居民越来越少。但是留在乡村的大都是老幼妇孺,是最弱势群体,当他们有小病小伤,或者发生急症时,仍然需要乡村医生的及时救治。另外,随着慢性病向乡村蔓延,防病形势严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诊疗,需要村医的贴身指导。免疫规划要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村医们仍是绝对主力。时至今日,百万村医还是三级卫生网网底的坚固铆钉,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了证据,2011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7.9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3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700人次。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医改的重要内容。百万村医是8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队伍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和深化医改,同样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正视他们的期望,改变他们窘迫的生存状态。应该看到,乡村医生养老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正在瓦解这支队伍的军心,年轻人如果纷纷另谋出路,村医队伍将后继乏人。长此以往,不但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会破,广大农民可能会重新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社会将面临疾病风险倍增的局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村医养老问题有其复杂性,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于与教师等职业相比,医学执业资格门槛要高出许多,因此大多数乡村医生至今仍然没有基本的执业资格。依据什么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这是一个难题。况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保障水平、财政实力都各有不同,因此希望靠一纸公文、一个模式加以解决并不现实。但是,这并不是政府无所作为的理由。既然承认乡村医生的付出,政府就应该积极探索,为乡村医生作出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不该让他们老无所依。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地方正在探索,给予村医们养老补助,鼓励他们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的地方还尝试解决村医的编制问题。各地的实践说明,俯身倾听村医们的呼声,切实把村医群体的疾苦放在心上,他们的养老难题并非无解。 其实,养老只是百万乡村医生的诉求之一。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还有对身份转变的诉求,对政府承认他们是医生的渴望。我们呼吁,尽快务实解决村医养老等问题,让百万村医过上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来源:健康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