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或病后体弱,致使脾肾阳虚,下元不固,膀胱约束失职所致。治则当以温肾健脾固涩为主。作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味治疗脾肾两虚为主的遗尿症38例,疗效满意。 1 方药组成 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党参、益智仁、淮山药。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2.2 结果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9岁。患儿于5岁时出现遗尿现象,经多方治疗效果欠佳。几乎每晚都要遗尿,有时一晚2次不等,天冷时遗尿加剧,精神倦怠,手足偏凉,大便溏,小便清长,面色黄白,头发枯黄无泽,脉像沉细无力。属肾气不足,下元虚凉。治宜温肾固涩。用五子衍宗丸加味。构杞子12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车前子6g、五味子6g、益智仁6g,连服5剂。复诊时述明显减少,5d来反有一晚尿床。但仍精神倦怠。原方加入党参12g、淮山药10g,进5剂。再诊时自诉未遗尿,精神尚佳,食欲增加。为巩固疗效,原方续服10剂,后随访1a,未再发生遗尿。 4 讨论 遗尿一般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但与肾更为密切。肾藏精,开窍于二阴,司二便。其经脉络膀胱,互为表里,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失约,则不能制约水道而致小便自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互相滋生,而肾与肺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仍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故治疗脾肾两虚为主的遗尿,关键在温补肾阳,兼补脾肺。 五子衍宗丸出自《丹溪心法》,原为治疗肾气不足,阳萎早泄,或少年早衰,精寒无子而设。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理,用五子衍宗丸加味治疗遗尿症。方中菟丝子、覆盆子、性温入肝肾二经,能益肾缩溺。构杞子补肾固涩,养肺健脾,入肺、脾、肾三经。佐以性寒入肝、肾、小肠三经的车前子,有利尿滋湿的作用,补中寓泻而久服不腻。使药经性温的五味子,入肺、肾二经,不但有敛肺滋肾,固涩之功,而且有引入肺、肾二经的作用,加党参、益智仁、淮山药补肺健脾,固涩止溺。来源:爱爱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