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是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下面介绍2例压缩性骨折的X线特点。 病例介绍 病例1 病史 患者男性,42岁,因“由高处坠落,腰背部剧痛”就诊。 影像诊断 第12胸椎(T12)椎体压缩骨折(图1)。 病例2 病史 患者女性,87岁,1周前跌倒,腰背部疼痛。其1年前因腰背部疼痛就诊时发现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后好转。 影像诊断 重度骨质疏松,T12椎体压缩性骨折(图2)。 影像学特点 病变部位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生于脊柱的胸、腰椎椎体,以第12胸椎最多,其次为第11胸椎和第1腰椎。 病因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为外力,由于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故轻微的外力(如乘车颠簸或平地坐倒)都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即使无明确外伤史,日常活动也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活动受限、局部驼背、压痛及叩击痛等。 X线表现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X线上主要表现为椎体压缩变扁,椎体前缘较明显,还可表现为椎体皮质断裂、成角,碎裂时可见移位的骨折碎片。 分度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分为3度:① Ⅰ度椎体高度降低20%~25%;② Ⅱ度椎体高度降低26%~40%;③ Ⅲ度椎体高度降低大于40%。 其他注意事项 椎管内脊髓压迫是椎体压缩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以通过X线观察椎体后缘皮质是否完整和连续来间接判断椎管内脊髓压迫情况,但准确性较低。因此,怀疑脊髓压迫时须行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此外,X线上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常须判断是否为新鲜骨折,除仔细询问病史,MRI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 治疗 老年人发现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须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警惕相关骨折风险,防止跌倒。对椎体压缩程度较轻,疼痛不明显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对椎体压缩程度较明显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