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老年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

2012-6-5 09: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病例1患者男性,62岁,入院前10天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伴低热,体温最高达37.5℃,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瘀斑。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266...

病例1 患者男性,62岁,入院前10天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伴低热,体温最高达37.5 ℃,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瘀斑。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266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3248 U/L,白蛋白(ALB) 35.4 g/L,总胆红素(TB) 298.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 200 μ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 31.6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41,抗-HEV IgM阳性,诊断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戊肝,予积极保肝、降酶治疗,同时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2次,间断输注新鲜血浆加强支持治疗,防治肝性脑病、腹水及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好转,凝血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后痊愈。

  病例2 患者男性,61岁, 2周前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 ℃,入院前1周体温降至正常,仍有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尿黄,伴大便颜色变浅,查肝功能:ALT 1182 U/L, AST 277 U/L,ALB 39 g/L,TB 167.1 μmol/L,DB 108.9 μmol/L,抗-HEV IgM阳性,予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保肝、降酶治疗,住院30天痊愈。

  庄辉院士等报告:戊肝临床型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多见于成人。急性戊肝的发病率上升,成为近年来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约占55%左右)。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戊肝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郑玲等对171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析显示,戊型病毒性肝炎占一半以上(54.88%),>60岁的老年人占27.69%;王建军等报告,老年(年龄≥60岁)急性及亚急性肝炎中,戊肝发病率最高,占 61.2%。

  国内临床诊断戊肝应用最广泛的是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EV IgG和HEV-IgM, 但仍缺乏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抗-HEV IgM和抗-HEV IgG在急性戊肝患者血中最早检出时间为发病后2天, 抗-HEV IgG在发病后2周阳性率为93.9%,抗-HEV IgM阳性或IgG动态升高均可作为诊断急性戊肝的病原学依据。

  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 常急性起病, 以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为主,症状重,持续时间长;② 临床上以急性黄疸型为主, 淤胆型肝炎多见,且黄疸深、持续时间长,重型肝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罗二平等报告,老年组重肝发生率达69.6%,拉马钱德兰(Ramachandran)等报告老年人重型戊肝病死率(27.6%)高于总体重型戊肝病死率(17.7%);③合并症、并发症多见,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系统的功能代偿能力下降,存在一定的基础疾病,同时老年戊肝的肝实质损害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④ 病程长、恢复缓慢。

  老年戊肝的上述特点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 肝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人在60 岁后, 肝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肝脏重量明显下降;老年人的肝细胞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功能低下以及胆汁排泄功能出现异常, 其再生修复和微小胆管重建功能差, 使疾病病程迁延, 肝功能恢复缓慢;② 肝血流量减少,60 岁时的肝内血流量大约比20 岁时减少40%~50%, 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③老年戊肝易继发急性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处于递减状态, 应激能力差,代偿功能下降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戊肝的预防和治疗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严密观察病情并尽可能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包括人工肝治疗,甚至肝移植,以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和减少病死率。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