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年会暨第九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疾病中心于中麟发表论文。他指出,40年前引进消化内镜时很重要的目的是检出消化道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挽救生命的目的,至今中国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仍较高。有报告10年间每年检查胃镜达1万多例,却无1例早癌,一般医院停留在5%至10%的早期癌检出率,这些值得深思。 早癌检出率低的原因有: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详细观察病变形态特点不够,过度依赖活体组织检查;微小病灶取材深度不够,活检靶向性不强;追求速度和数量;体检局限于一般检查,早癌针对性不强,浪费大量医疗资源;病理诊断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食管癌尚无有效化验指标,只能根据病史找出高危人群。在对胃癌高危人群中采用卢戈氏液进行筛查,PG(+)阳性率0.25%,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于胃癌的筛查,日本开展10多年以PGⅠ、PGⅡ筛出萎缩性胃炎、再从此癌前并年中行胃镜精查,称胃癌筛查的ABC法。 至今已经10多年,随访PG(-)者后,所谓健康人,5年随访未发现新发癌,而PG(+)者第一次胃镜精查后,第二年复发者有可能漏诊,检出率0.08%,第三年以后新发癌0.01%。可见此法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