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据来自美国罗彻斯特梅奥诊所的一项报告,有22例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奥美沙坦与严重肠道病变相关。相关报告在线发表于2012年6月21日的梅奥诊所医学期刊上。 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有22例服用奥美沙坦的患者就诊于梅奥诊所,评估其无法解释的慢性腹泻和肠道病变。根据所有病例的血液学测试,已排除了乳糜泻,且不含麸质饮食不能改善患者情况。22例患者均有慢性腹泻和体重下降(中位数18kg),有14例患者导致住院。15例患者肠内活组织检查显示有绒毛萎缩和不同程度的黏膜炎症,7例患者出现显著的上皮下胶原沉积。7例患者出现胶原或淋巴细胞性胃炎,5例患者记录有镜下结肠炎。停止服用该药后,患者平均增重为12.2kg 。22例中的18例活组织检查显示有肠内炎症的患者肠内炎症消退。在停止服用奥美沙坦后,每位患者均有临床改善。 罗彻斯特梅奥诊所Joseph Murray表示,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厂商已经对此高度警惕,并通过FDA 的MedWatch数据库追踪了此事件。 Murray还在讨论这些发现的会议上说:“这可能是少见的相关性,但因疾病的严重性这种相关性很重要。对于关心这一药物的人群来说,他们不应该停止该药的治疗。但如果患者出现了相关的肠道问题,应咨询医生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对于大部分服用该药并且没有这个问题的患者,没有理由更换治疗方法。” 奥美沙坦与这些严重肠道症状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但Murray及其同事们认为,奥美沙坦治疗的起始至症状进展的长时间延迟可表明这是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而不是1型超敏反应。同时,先前研究显示ARBs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性,后者对保护肠道的免疫动态平衡非常重要。服用其他ARB类药物的患者是否有类似症状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Franz H. Messerli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奥美沙坦的TGF-β抑制效应引起这些症状,那么这一现象应更常见于服用氯沙坦和缬沙坦的患者,但迄今为止这些药物还没有这样的报道。 Messerli还说:“停止该药治疗后症状的消失并不足以证明这一因果关系,确定相关性的唯一方式是系统重现。” 奥美沙坦之前有过不良反应增加的问题。去年,FDA在进行长达10个月的安全性回顾后给该药亮了绿灯,审查后发现应用该药的患者获益大于其风险。两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服用该药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