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6例临床分析

2012-6-28 09: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作者:郭振香作者单位:262732山东寿光市上口医院【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是由病毒或细菌血行感染所致。现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09年收治的16例由肺炎支原体(...

作者:郭振香  作者单位:262732山东寿光市上口医院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是由病毒或细菌血行感染所致。现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09年收治的16例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收治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12岁;病程7~20天;伴发热12例,伴呼吸系统感染者6例,伴呕吐12例,伴肠间积液9例。

  临床特点:均有腹痛,为阵发性脐周痛,持续5~10分钟可自行缓解;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见咽部充血,腹软,无压痛(7例),脐周轻压痛(9例)。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计数升高8例,正常8例;采用“胶体金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测血清MP-IgM阳性;胸部CR片示双肺纹理粗重、紊乱;腹部彩超均示有脐周多个低回声结节,肠间隙液性暗区(6例)。

  结 果

  16例患儿临床诊断为MP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予以阿奇霉素10mg/(kg•天),用5天停3天为1个疗程,加用周林频普仪腹部理疗,疗程2~3周,每周复查腹部彩超。结果所有病例3天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5天内消失;1~2周所有肠间积液消失,2~3周疗程结束时,肿大的淋巴结缩小至正常。

  讨 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儿童,为儿童腹痛常见病因,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但一般符合以下几个诊断条件:①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阵发性脐周痛为主,脐周或右下腹轻压痛;③腹部彩超可见脐周多发肿大淋巴结,纵横比>2,短轴>05cm;④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大淋巴结内可探及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肠间隙可见15~22cm液性暗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极少数为细菌感染[1]。肠系膜淋巴结炎常因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毒及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达远端回盲区淋巴腺,引起该区淋巴结感染并伴有细菌感染而发病。细菌可经胃肠破损的肠黏膜进入乳糜管,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大,由于炎性渗出液刺激,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淋巴结炎性病变可能引起腹膜的局部渗出而致腹腔积液。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主要经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还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2]。近年MP感染的呼吸系统外损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献报道MP感染肺外损害发生率高达25%~50%,其中胃肠道25%受累[3]。其发病机制多数认为与MP直接侵犯呼吸道产生毒素外还与免疫介入密切相关[4]。

  近年来,随着检查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师对该病原体的重视,MP的检出率有所增加,但对MP感染后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诊治,我们体会到,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诊治过程中,对于伴发热者,伴肠间积液者,常规抗生素治疗效差者,应给予检测MP抗体,及时足疗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燕霞.腹膜与腹腔疾病[M]/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

  2 秦雨春,杨丽萍,曲东,等.2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0):639-640.

  3 Vervloet LA,Marguet C,Camargos PA.Infectio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importance as an etiological agent in childhoo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Braz J Infect Dis,2007,11(5):507-514.

  4 赵敏,薛建珍,于式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临床表现76例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0):105.来源:创新医学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