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改良K线预测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效果

2012-7-4 11: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田伟教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手术方式的选择,需应用矢状位重建CT,结合脊髓压迫的主要诊断、压迫的节段及范围、OPLL分型、是否后凸等因素综合考虑。...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田伟教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手术方式的选择,需应用矢状位重建CT,结合脊髓压迫的主要诊断、压迫的节段及范围、OPLL分型、是否后凸等因素综合考虑。改良K线是预测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效果的有效评价指标。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7期《中华外科杂志》。

  该研究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所有因OPLL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超过1年随访的161例患者。其中男性106例,女性55例。手术时年龄平均54.5岁。随访时间平均28个月。40例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手术(前路组)。其中14例接受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26例接受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0例患者接受颈椎后路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人工骨桥成形术(SLAC手术)(后路组)。1例患者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矢状位重建CT显示,前路组造成脊髓压迫的主要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后路组为OPLL;前路组患者脊髓压迫的节段数量为1~2节,后路组患者脊髓压迫的节段数量为1~5节,以2~4节为主;前路组OPLL分型为节段型或局限型,以节段型为主;后路组各型的分布较为平均。后路手术患者应用改良K线的方法分组,并进行临床效果的比较。改良K线是矢状位重建CT上连接枢椎及C7椎管中点的连线。脊髓压迫未超过K线为阳性组,超过K线为阴性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矢状位CT颈椎整体曲度及中立位X线颈椎整体曲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前路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改善率(72%±27%)较后路组(59%±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后路组患者中,改良K线阳性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改善率(63%±37%)高于阴性的患者(4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矢状位CT颈椎整体曲度为11°与中立位X线颈椎整体曲度1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来源:医学论坛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