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胶囊内镜应用的普及,发生胶囊内镜滞留体内的病例并不罕见,大部分胶囊内镜可以通过小肠镜取出,上海长海医院迄今已取出20余例。胶囊内镜的材料也日益先进,即使长期滞留体内也不会分解,但会加重梗阻症状,国外曾报道有胶囊内镜滞留体内长达7年的病例。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胶囊”正好卡在两处狭窄之间,取出难度大,也体现出小肠镜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近日,上海长海医院 消化内科为一位克罗恩病伴小肠严重狭窄的患者取出了滞留在小肠长达1年的胶囊内镜,使患者避免了开刀手术,并康复出院。 5月中旬,25岁的郑先生因为长期腹痛前来消化内科就诊,他告诉医生,自己1年前在其他医院做了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为克罗恩病,但是并没有留意“胶囊”是否排出体外,但腹痛近期加重,2周前做腹平片示胶囊仍滞留在小肠中,随后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都无法取出胶囊,由于担心胶囊在体内分解成为“毒胶囊”,郑先生的思想负担非常重,如果不能通过内镜取出,患者就必须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对于克罗恩病的风险较大。 消化内科杜奕奇副教授在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后,决定采取经口小肠镜检查,为郑先生试取胶囊。5月18日,经过充分的肠道准备,小肠镜检查顺利进行,但检查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胶囊在长期的小肠蠕动下,自行通过了第一处空肠狭窄,卡在距离不远的第二个狭窄处。可以用圈套器可以套住胶囊,但无法通过第一处狭窄而将胶囊取出。杜奕奇沉着冷静,立即想到解决方法,通过旋转内镜角度,将胶囊牵拉出狭窄区,经过半小时的努力,终于顺利取出了胶囊。患者感激地说:“我终于不用开刀了,多谢长海的医生”。 杜奕奇副教授告诉记者,随着胶囊内镜应用的普及,许多医院都已经开展了这项检查,但是会有极个别的胶囊内镜滞留体内。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肠梗阻而引起的,而肠梗阻的病人本身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所以在手术时取出胶囊也是可以的。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胶囊”正好卡在两处狭窄之间,取出难度大,也体现出小肠镜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