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可能是1/3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好发于近端结肠。6月1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杂志》的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专家共识意见,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角度对该病进行了综述,并提出10点关键推荐意见,简介如下。 病理 1. 根据组织学表现,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分为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和传统锯齿状腺瘤。临床医生应与病理科医生协作,对锯齿状病变这一专业术语的应用和理解达成共识。 2. SSA/P和传统锯齿状腺瘤为癌前病变。SSA/P是超甲基化结直肠癌(CpG岛甲基化表型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形式,多发生于近端结肠。 3. SSA/P与增生性息肉的区别在于SSA/P存在腺管畸变,特别是在基底部。共识认为,即使存在一处明确的畸变、扩张、和(或)侧向发育腺管,足以支持SSA/P诊断。大多数发生于近端结肠的较大锯齿状病变均为SSA/P。 4. 伴有不典型增生的SSA/P较不伴有者,在病变发展进程中更趋近于癌变。 内镜 5. 所有内镜医师均应认识锯齿状病变。近端结肠的SSA/P和增生性息肉在内镜下的表现显著不同。 6. 近端结肠锯齿状病变的检出与腺瘤检出率高度相关。若该处病变无从判断,内镜医师应参考其肠镜下的腺瘤检出率,权衡锯齿状病变的检出。 7. 所有位于近端乙状结肠的锯齿状病变均应在肠镜下被完整切除。所有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且病变范围大于 5 mm的锯齿状病变同样应被完整切除。 监测 8. 锯齿状息肉患者需要接受密切内镜检查,经内镜切除息肉以控制息肉负荷。若病变被诊断为癌变,或息肉数量、大小、位置,不可经内镜切除,则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9. 锯齿状息肉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在40岁时、或在小于患者确诊年龄10岁年龄时接受结肠镜检查;一旦被发现有息肉,应每隔5年或更频繁地接受肠镜检查。 10. 关于锯齿状病变切除术后患者的监测问题,纵向观察性研究很少,且缺乏理论依据。锯齿状病变特征与肿瘤发生风险增加或肿瘤进展相关,上述特征包括肿瘤位于近端结肠、体积较大、数量较多以及SSA/P组织学特征。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