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由于小儿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机体各项生理功能还不够完善,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尚不健全,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患儿的康复及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非常严重,致使耐药细菌不断增加,各种不良反应频度高发,因抗菌药物导致各种身体损害屡有发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小儿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1.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方面 1.1 缺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无论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疾病,无论细菌或是病毒等其他微生物所致疾病,只要有病就使用抗菌药物。 1.2 缺乏对致病菌致病特点、致病规律、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耐药性发展情况的了解,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1.3 缺乏对病情的准确判断,不能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合理的给药剂量,制定科学的个体治疗方案,大量应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1.4 缺乏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机制、抗菌特性、抗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随意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联合使用。 1.5 缺乏对抗菌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足够了解,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如儿童、老人、孕妇等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1.6 缺乏对抗菌药物配伍使用原则的足够了解,将几种药物置于同一溶剂中,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后果 2.1 滥用抗菌药物导致大量耐药菌株产生,致使许多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增加了高昂的治疗费用。 2.2 滥用抗菌药物对小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1 抗菌药物大剂量使用严重损伤小儿神经系统。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许多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能透过小儿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增加了抗菌药物对小儿中枢神经的损伤,影响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2.2.2 滥用抗菌药物对小儿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是由肝脏将其分解后经肾脏代谢。由于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其代谢能力明显弱于成人,抗菌药物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就会造成小儿肝肾损害,又因许多抗菌药物对肝肾的损害不是立刻显现,掩盖了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2.2.3 滥用抗菌药物严重影响了小儿血液系统的功能。抗菌药物大量、多种联合、长期使用导致小儿白细胞计数降低,生成缓减,致使免疫力下降,诱发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还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氯霉素。 2.2.4 滥用抗菌药对小儿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会导致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杀死肠道益生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部分药物如林可霉素,可导致伪膜性肠炎。 3.小儿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3.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3.2 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故8岁以下儿童禁用。 3.3 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儿童慎用。因为此药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此药还可抑制骨髓造血,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4 磺胺类药物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因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3.5 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8岁以前慎用。12岁以前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肥大、钙化,使儿童不断长高。而此类药物有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3.6 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总之,选择抗菌药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来源:阿拉善左旗中蒙医院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