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宝安医院核医学科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核医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不同病理条件下的18F-双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征象。研究指出,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灶周淋巴结大小及其SUVmax值不能提示其良恶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18F-FDG摄取明显高于腺癌,两者的肠壁厚度无显著差异。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9卷第2期《中国基层医药》上。 回顾分析44例原发性小肠疾病患者(恶性25例,良性19例)的18 F-FDGPET/CT显像资料,结果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和/或临床随访证实;采用目测法、定量方法(测病变肠壁的厚度)及半定量方法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肠壁厚度,总结分析不同病理条件下的PET/CT的影像特点。 结果:(1)原发性小肠良、恶性病变局部肿块形成分别为31.6%、84.0%(P<0.01);肠壁厚度分别为(0.75±0.32)cm、(1.42±0.20)cm(P<0.01);SUVmax分别为(5.17±3.04)、(9.65±5.48)(P<0.01);灶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分别为52.6%、72.0%(P>0.05),SUVmax分别为(4.80±1.91)、(7.00±5.61)(P>0.05)。(2)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其他脏器转移发生率为44.0%,以肝(28.0%)、远处淋巴结(20.0%)和骨转移(16.0%)最为多见;最多病理类型为恶性淋巴瘤(44.0%),其次为腺癌(32.0%),两者的肠壁厚度分别为(1.41±0.59)cm、(1.36±0.62)cm(P>0.05);SUVmax分别为(12.49±7.00)、(7.93±2.82)(P<0.01);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1%、62.5%(P<0.05)。(3)以小肠局部肿块形成、SUVmax=4.20、局部肠壁增厚和/或转移为依据,18F-FDGPET/CT显像诊断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0%、94.7%和95.4%;假阳性主要为肠结核,假阴性为印戒细胞癌。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