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复位前的皮牵引时间14~24 d有助于减轻股骨近端形态的病理改变,复位时患儿年龄越大、脱位程度越高、复位后固定时间越长,股骨近端形态病理改变越严重。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13期《中国矫形外科》。 该研究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采取闭合复位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258例,其中106例(160髋)获得随访;年龄平均16.9个月。其中男12例,女94例,左侧脱位34例,右侧脱位18例,双侧脱位54例。脱位程度按Tonnis分型:Ⅰ型23髋,Ⅱ型81髋,Ⅲ型31髋,Ⅳ型25髋。所有患儿均随访,平均5.1年。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双下肢悬吊牵引平均13.4 d。全麻下行经皮长收肌腱切断、手法复位后动力蛙式石膏固定3个月,外展支具固定3个月。采用Bucholz-Ogden分型评价闭合复位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对DDH患儿性别、年龄、脱位程度、牵引时间、复位后固定时间、复位前骨化核出现与否、家族遗传史、胎位、复位前是否能行走等多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这些因素与闭合复位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在获得随访的160髋中有31髋发生股骨近端形态改变(19.4%),其中Bucholz-OgdenⅠ型27髋(16.9%),Ⅱ型2髋(1.25%),Ⅲ型1髋(0.625%),Ⅳ型1髋(0.62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复位时患儿年龄(OR=7.006,P<0.01)、脱位程度(OR=5.116,P<0.001)、牵引时间(OR=0.261,P=0.023)及复位后固定时间(OR=3.991,P=0.03)与闭合复位后股骨近端病理形态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而患儿性别、复位前骨化核出现与否、家族遗传史、胎位、复位前是否能行走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