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19日,由北大医学部主办的第四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及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介绍,自2011年以来,国内外发现的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基因迄今已达30个以上。 栗占国说,2011年~2012年,在诊断方面,至少有6项研究对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防治联盟(EULAR)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进行了评价,发现2010年版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敏感性为58%~84%,特异性为47%~86%,假阳性率达18%,在临床应用中尚不理想。在治疗方面,2012年,ACR对2008年版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建议根据病情活动程度及是否存在预后不良因素制订治疗方案。 2011年以来,有多种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新靶点的药物进入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易感基因及抗原瓜氨酸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健康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