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012-8-28 08: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骨折style=color:blue>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骨折 style=color:blue >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该论文发表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8):910-914]。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加DHS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Evans分型、合并症、受伤至入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负重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 18.7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改良组和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4 ± 1.28)周和(12.29 ± 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 < 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 0.05)。两组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主钉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来源:医学论坛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