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申遗成功:针灸价值获国际认可

2010-11-18 10: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9|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当地时间11月16日,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
  当地时间11月16日,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这条来自遥远的非洲大陆的消息,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短时间内在中国针灸界激起层层涟漪。
  11月17日一早,某中医学术会会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刘保延一见面就互相祝贺。这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里,气氛也格外喜庆。该科主任赵吉平和柳长华、刘保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申遗成功是水到渠成
  “此次申遗准备充分,取得成功应该说是水到渠成。”柳长华说。
  据悉,我国中医药的申遗工作始于2005年。这一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申遗委员会工作组办公室。
  “原计划是中医药整体申遗。但在仔细研究申遗的标准并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委员的反馈意见后,我们认为中医药门类繁多,拿出具体某个单项出来申遗,更容易阐释、便于理解。”柳长华说。
  “中医针灸的优势在国内外都广泛应用,普及面广,认可度高,疗效无异议。”刘保延介绍,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在使用中医针灸,一些国家已开始着手推动中医针灸进入本国医保体系。
  在国内,中医针灸也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的感觉特别明显,无论是公众还是中医药业内人士,对针灸的认识都在提高。”赵吉平说。
  入遗不是荣誉是认可
  “进入非遗并不是荣誉,而是代表了认可。”柳长华说,进入非遗名录,中医针灸也就迎来了正名的绝好机会。
  近百年来,随着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和应用,中医不断遭遇挑战,中医存废之论一度甚嚣尘上。
  “申遗成功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从国际法的角度认可了中医针灸的价值。”柳长华说,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按照《公约》,进入非遗就意味着被看做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其代代相传给社区和群体带来认同感和历史感,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创造性。
  “很多老百姓对针灸了解不深,对它的实际保健作用认识不足。申遗成功之后,希望针灸的作用不再被低估。”赵吉平说。
  “对针灸从业人员来说,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刘保延表示,一方面要有宽广的胸怀,积极推动针灸事业在他国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要自我加压,为保持中医针灸科研、临床治疗的国际领先地位要加倍努力。
  要走保护、传承之路
  在申遗之初,国内有过不同声音。有学者认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意味着某种文化或社会实践开始衰落和走下坡路。而反观实际的情况,针灸的发展依然显示着勃勃生机。因此,针灸不宜申遗。
  柳长华认为这是对非遗的误解:“申遗不但不意味着这项文明衰落,反倒标志着它的发展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柳长华说,《公约》对“保护”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所以说,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保护、传承之路要走。”
  对于未来,刘保延期待加强对针灸和中医药整体的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医药的氛围。而赵吉平则从普通从业者的角度表示,希望申遗能给针灸带来切实的“实惠”,如从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等,从而逐步建立起中医针灸发展的良性循环。
  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