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gsoshan
发表于: 2013-7-9 08:37:5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盗汗隶属汗证范畴,《金匮要略》首提“盗汗”这个名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确指出自汗、盗汗的区别:“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睡著汗出,即明盗汗。”对于盗汗来讲,大多是由于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精被绕,不能自藏而外泄为汗。盖“汗为津液”所化,且根据“气血津液同源”理论,故过度的汗液外泄则可产生伤津耗气损阴的证象,失治或不治日久,必然会导致“气阴两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笔者在临床上针对因盗汗过度而造成的气阴两亏型病人,以“滋阴补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为基本治法,灵活运用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辨证施治,确能收效。药用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云苓、牡丹皮、泽泻、党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于伴肾虚耳鸣、耳聋等症状者,给以石菖蒲、磁石等以滋阴补肾、潜阳聪耳。对于伴眼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状者给以枸杞、菊花等以滋阴养肝明目。

  患者,张某,男,54岁,以“夜寐汗出伴全身无力半月余”为主诉就诊。患者平素嗜好烟酒,腥辣香燥之品。查体:体型偏瘦,面色苍白,汗多体倦,夜间虚烦盗汗,腰脊酸痛无力,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根据患者舌脉症表现,辨证为盗汗日久导致的气阴两亏证,给予“滋阴补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的治法。方用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药用黄柏20克,知母20克,熟地黄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云苓20克,牡丹皮15克,泽泻6克,党参30克,麦冬25 克,五味子20克,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水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上方连进10余剂,现已痊愈。(张红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