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患者, 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日,最长9日,平均4.3日。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证属表实下利者。均有咳嗽,发热,腹泻,双肺固定湿口罗音,X线胸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边缘不清,有片絮状阴影。 1.3 治疗方法 予葛根芩连汤加味。药物组成:葛根10g,黄连、黄芩各5 g,甘草3 g。喘甚加炙麻黄;热甚加连翘、石膏、竹叶;痰多加贝母、桔梗、半夏、桑白皮。每日1剂,煎煮2次,取汁300 mL,分3次服。忌肥甘油腻之品。3日为1个疗程,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定疗效。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口罗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口罗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2 结 果 本组36例,治愈20例,好转16例 。总有效率100% 3 讨 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肺系疾病,以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但临床上往往兼见有腹泻症状,治疗时一味清热宣肺往往疗效欠佳。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有解表清里之功。张仲景用此方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可见张仲景是用此方治喘而下利者,从古人之法,临床用之,收效良好,可资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