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不同,后者常由关节磨损、创伤等原因引起,而前者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损伤关节内滑膜所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可同时累及关节以外的组织,但关节损伤往往最严重。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医生普遍认为本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发。有研究人员认为,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促发疾病发展。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尚未找到能引发本病的特定感染源或微生物。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免疫细胞会将一种或多种人体蛋白识别为外界入侵者。目前人们并不确定这些蛋白到底是什么,它们可能由于感染(如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遗传因素或其他病因作用而诱发产生。
总之,无论蛋白的来源如何,淋巴细胞(免疫细胞)都会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因子是一种化学信使,能够引起更多炎症反应和破坏)。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炎症反应主要攻击关节内滑膜(连接关节的薄膜),但它可同时波及机体的其他部位,最终导致关节损伤,并出现关节发炎、慢性疼痛、关节疲劳以及功能丧失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最核心的两个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1(IL-1),它们均可引发关节的破坏。针对这两者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本病中的炎症反应和关节损伤情况。
哪些因素能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风险?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7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女性,数量远多于男性。此外,从未怀孕过的女性和刚刚分娩的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也有增加。
类风湿关节炎与遗传有因素关,有些病人可有家族史。其中,具有特异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人有更高的患病几率,当然,并不是所有含HLA基因的人都会患本病。换而言之,遗传因素可增加患本病的风险,但其他因素(如年龄增加、吸烟等)也在本病的发病中起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包括轻-重度的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易疲劳。医生建议,患者应在关节的可见症状出现之前尽早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