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9 | 回复: 2

发表于: 2013-3-28 19:07:15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阵发性哭闹、排果酱样大便和腹部触及包块的患儿要高度怀疑肠套叠的可能。若全身情况良好,可即刻行空气或液体(钡剂)灌肠。空气或液体(钡剂)灌肠既是诊断也是复位方法。    腹膜炎、肠穿孔、败血症、可疑肠坏死等均是灌肠禁忌证。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灌肠复位的可能性就越小,危险性就越大。    较之钡剂灌肠,空气灌肠具有快速安全、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射线照射时间更短等优点。因能够准确获知灌肠压力大小,故有更高成功率。特别是一旦穿孔,钡剂灌肠危害严重。目前国内已普遍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法,复位成功率为75%~94%。若首次复位不成功,可在麻醉下再行试灌。    复位成功后,一般需口服炭片,观察其排出情况,并告之家长,无论是灌肠还是手术,复位成功后均有复发可能。    肠穿孔是空气灌肠最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处插入一粗针头,减张排气,并行急诊手术。    少数肠套叠有自发复位的可能。     手术治疗:如果患儿已有休克或腹膜炎症状,或灌肠复位失败,需行剖腹探查。术前应予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术中须探查是否存在诱发肠套的器质性病变。肠套叠复发率为2%~20%,其中约1/3发生于首次发病当天,大多数则在6个月内复发。复发者往往没有固定套入部,同一病人可复发多次。手术复位或行肠切除者较少复发。与首次发病者比较,无手术治疗史的复发肠套叠,灌肠复位成功率几乎完全相同甚至略高。复发病人通常就诊较早,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不适和烦躁。需要注意的是,复发肠套叠应考虑存在肠道病变可能。胸腹部手术术后均有继发肠套叠可能。患儿术后出现肠梗阻表现时,往往首先使人想到绞窄性肠梗阻,因此很少在再次探查术前明确肠套叠诊断。大多术后肠套叠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平均10天左右。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可表现为小肠梗阻。术后肠套叠多为回回型,需手术复位,但无需肠切除。
蕊医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3-28 21:56: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