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特派记者 李晓明 赵磊 鄂尔多斯报道
一个地产老板之死仅仅揭开了鄂尔多斯房地产危机的冰山一角。
晨报记者在鄂尔多斯采访所见,到处都是建成或者在建的大楼以及满大街的楼市广告。然而,与房产开发的火爆相比,房产销售却仿佛进入冬天,基本无人问津。
花费60亿元巨资打造的康巴什新区成为鄂尔多斯房产泡沫的最佳标本。在这里,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空广,成片的住宅区却人烟稀少,被部分媒体冠以中国“鬼城”之名。
“鄂尔多斯房产已狂奔了5年,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再过2年,鄂尔多斯人均至少拥有10套住房。 ”一名当地房产老板告诉记者,房产市场严重供大于求,销售陷入停滞状态。
入夜后小区有三成亮灯率已算多的
站在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中心广场上,四周是造型各异的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以及各类政府机关大楼,气势恢宏,很有国际大都市的气派。然而,放眼四周,却很少见到行人,偌大的一个广场上,只有一队旅行团游客在广场雕像前合影。宽阔的大街上只是偶尔活动着一两个身穿橘黄色衣服的清洁工人。于是,这里又仿佛置身一个魔幻城市。“平时也只有政府工作人员出来走走,到了周末几乎没什么人。”清洁工人王师傅告诉记者,这里的特点就是人少楼多,大街上除了过往车辆外,行人很少。“几年前各个政府机关搬过来后,公务员都在这边上班,才增添了一点人气。不过大多数人也都住在东胜区,一到周末回家后,这里又冷清了。”
记者在广场四周的各个大楼溜达了一圈,果然都大门紧闭,人迹寥寥,再往远处,则是成片的住宅小区。记者发现,除了最近的康景苑、金信翰林苑这两个小区一些房间的阳台上挂了衣物,显示有居民居住外,其他小区很少有人员活动。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入住率较高的两个小区是最早建成的,一些较新的小区入住率很低,基本上都空置。
到了晚上,街上几乎不见行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城市尽管路灯璀璨,但是局部却陷入黑暗之中。尤其是附近一些住宅小区,亮灯率不足30%,再远处的小区,基本处于全黑状态。那些富丽堂皇的住宅区,成了永不开灯的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