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8 | 回复: 1

leonard1226@126
发表于: 2012-8-11 21:01:2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徐显明在山东大学201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钱逸泰院士,尊敬的王克明院士,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这个学术圣殿是第一次启用(知新楼某报告厅),当然,我作为山东大学的校长,也是第一次发表毕业演讲。我首先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达祝贺之意。今天,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对接近1.6万名山大毕业的学子来讲意义非凡。今天是特殊的一天,对你们来说,第一,预示着制度性学习的终结,从明天开始你们将以另一种形式进行学习。第二,毕业典礼是你们在校的最后一刻,所以老师的殷切期望、校友对你们的各种期待,还有刚才同学发表的各种感想,也包括本人即将发表的演讲,希望能够使大家有所收益。
     借今天的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样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国家”,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在欧洲,国家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在欧洲的任何一所大学,你几乎都能看到这所大学所在的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来的教师。所以你在欧洲问一所大学的教授:你是哪个国家的?他会感到很愕然,因为他认为欧洲就是一个国家,当然交流到最后,他会告诉你他是哪个国家,并且把那个国家的字号也告诉你。所以欧洲的“爱国”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但是你到了美国,我想凡是到过美国去的同学、老师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美国人是极其爱国的。我见到过一种现象,美国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很多,有的人推着车子,小车上是他仅有的一点儿财富,早晨你会看到一种现象,他从他流浪的地方出来之后,推着车子走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车子上插着两面国旗。一个流浪者都如此爱国。在美国的大学里我们见到的爱国者就更多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墙上刻的不是老师的名字,也不是教授的名字,刻的是为国捐躯者的名字。我前不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院,在他们的正厅里发现了几个独特的名字,这几个名字镶在最显眼的地方,我问他们这是什么人,他们的院长告诉我,其中我指的人是读书期间是为了救一个落水儿童献出自己生命的一个学生,所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院永远记着他。
     如果大家有机会到普林斯顿大学,你会发现在正厅的四面墙上刻的所有的名字都是为国捐躯的学生的名字。在左墙上刻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普林斯顿牺牲的学生的名字;在对面的墙上刻的是“一战”的时候为国捐躯者的名字;在右侧靠门这一边刻的是“二战”时为国捐躯者的名字;还有我的身后刻的是韩战(抗美援朝)时捐躯者的名字。为国家捐躯者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学的墙上。
     如果你有机会到耶鲁大学去,耶鲁大学里有两尊雕塑,第一尊是耶鲁大学的创建者,第二尊是一个不知名的学生的雕塑,他反绑着手,这个学生留下一句名言,因为这名学生是为自由、是为国家的统一而死的,在被政府处死的时候他留下一句话:我感到非常遗憾,遗憾的是我只能为我的国家献一次生命而没有机会献第二次生命。这个学生被称为耶鲁的精神。这就是美国人的“爱国”。        
     我今天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为了我们这个国家”。当然美国的大学里还有很多更美妙的故事,普林斯顿大学的故事在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门,那是一个“魔鬼之门”,这个门有三个进口,中间被称为正门,但是来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一个人敢于从正门走进去,这个大学有250年历史,历史上凡是兴高采烈从正门走进去的,没有一个从正门走出来。所以来的时候要带着敬畏之心,带着虔诚之意,要带着诚挚的欲望才能进到普林斯顿。从哪进?从侧门进去。有人不相信,说一定要从正门进去。凡是从正门走进去的没有一个人能走出来,这被称为普林斯顿魔咒,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破。但当举行完毕业典礼以后,大家兴高采烈地从正门出来,走出正门是什么心情?走出正门是带着真理、带着阳光,当你带着真理、带着阳光走入社会的时候,你一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们再说哈佛,哈佛有两扇门,右扇上写着“为了真理而来”,那么多世界上非常聪明的学子向往哈佛,向往的什么?就是为了真理而来。左侧也有一行字“为了祖国而去”,为什么来,为什么走,在哈佛的两扇门上写得非常清楚。

     我想借普林斯顿和哈佛的故事给同学们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为什么而来,你们为什么而去。
     你们为什么而来应该从我们的章程中寻找。刚才我们的同学、老师都讲了我们的章程,我们章程的这两句话是山东大学永远的自豪,“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所以“为天下储人才”成为我们的使命。第二句话,“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这两句话完全可以和哈佛两扇门上的两句话媲美。同学们为什么到山东大学来?你是为天下储人才而来的,所以你到了这儿才能够成为天下的英才,这也是山东大学办学的目的——为了给天下储备人才。但储备人才不是目的,所以第二句话,今天把大家送出去,就用第二句话来表达:为国家图富强而去,学校今天举行这个典礼,就是要把你们送出去,让你们为国家图富强。
        
     我们的国家是个什么国家?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对世界来说,正面临挑战,这个挑战就像中国面临的挑战一样,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全球化,世界面临的挑战是中国正在大国化。我们对全球化不适应,世界对中国正在走向大国同样不适应。所以对中国的各种说法都来了。有的人说中国已经成为大国,当那些强大的国家说中国已经成为大国的时候,他的潜台词是说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有人说这是阴谋。有人说中国已经成为强国,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四年也好、七年也好、十年也好,用这么长的时候回答一个定义可能是简单的,但是你要认清真正的大国的本质可能是困难的。经济上我们要有穿透力,大国一定先在经济上有所表现。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你上学时的经济条件和毕业时的经济条件就有差异。在今年之前山东大学所有的毕业典礼只能在科学会堂举行,今年就可以在这个条件比较好的会堂举行了,山东大学的经济也在发生变化。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变化。
     但是,中国的经济真的具有穿透力吗?不是的。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好比是已经飞行在万里高空的飞机,而在这个飞机上他们又安上了太阳能板,北欧这几个国家GDP在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上升,但是能源损耗在下降,他们的污染排放量也在下降。“两升两降”的国家就好比是万里之上飞行的飞机,现在又有了太阳能的翅膀,它的耗能很少,飞行起来非常平稳。中国的经济现在就好比是冲上七千米到八千米的飞机,要么就上去,要么就掉下来,所以看上去我们的经济总量非常大,但我们的经济恰恰是处于一种不确定性中。有的经济学家打比方,说中国在经济上就像一个吃了摇头丸的巨人一样,正在蹒跚前行,大家都担心我们倒下。所以我们这架飞机只能往上冲,不能往下降,中国的经济只能发展不能倒退。这是我们的经济。所以光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不够,还要看到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在政治上,大家知道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今年全国人大已经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个成就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300年所走的路,我们的立法成就是巨大的。但是大家看,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预示着法制体系的形成,我们的执法状态怎样?我们的司法状态怎样?我们的守法状态怎样?全社会的法制理念和法制精神怎样?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重塑。所以,政治上我们正在强大起来,但是我们的制度当中还有很多的缺陷,特别是我们的制度并不能完全得到实现。
     我们再看文化上的中国,去年杜维明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承者是韩国,次完整者是日本,再次之是台湾,最后才是大陆。当然参加会议的大陆学者没有一个人赞同他的观点,可是他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化学者,联合国颁发的“孔子奖”到目前为止颁发给两个人,第一位给了杜维明,第二位给了我们学校的庞朴先生,庞朴先生是真正的儒学研究者。可是杜维明为什么讲这样的话?我们要反思。我们有自己非常优良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优良的元素近百年来消失了很多,中华文化的根现在在哪里?当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文化的根的时候,被认为是一个飘浮的民族,在世界上人们识别你的时候就找不到根据。我们有灿烂的历史,但是中华文化优良的传统,那些对我们来说成为我们标识和符号的东西正在消失。这也是中国。
     还有人说中国地域广阔,说中国是一个大国的很重要的依据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几年之后,印度就会超过我们,在人口上我们将会变成世界上第二大国。在国土面积上我们是比较大,我们是日本的26倍,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我们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们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们所拥有的绿色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我们现在吃饭每天都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了。我们不光有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问题,还有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的问题。像这些都是中国。我们光认识一个面的中国是不够的,中国仍然是在发展中。中国遇到的所有问题是1800年之后我们的发展出了问题。现在我们所积累的所有问题都是近30年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而要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靠发展。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今天的中国,为了我们的祖国,你要知道我们祖国今天的状态。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把同学们送出去,你怎样为了我们的祖国。
     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应该重塑我们的国家。要重塑我们的国家有三样必须重塑的东西,因为这三样东西构成了国家元素。
     第一是这个国家的道德。1905年蒋介石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一个发现,说日本人为什么不吐痰?今年是2011年,那是106年前的事了。再发现,日本人不是没有痰,他们从来不把痰吐在地上。所以蒋先生成为国家领袖之后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末推行了一项运动叫“新生活运动”,第一项就是不随地吐痰。100年过去了,我们的习惯改变了没有?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道德。当你走向世界各地,其他民族都不随地吐痰,只有我们这个民族随地吐痰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肮脏的民族,这就是我们的道德。所以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要被大家所认同,要被其他民族认同的话,经济上我们可以做到,我们正在做到;政治上我们也能做到,因为我们正在强大起来;军事上我们还可以做得到,我们可以不侵略任何国家,但是别的国家不敢动我们,因为我们有军事的震慑力。后面有两个东西要做起来就很困难了,第一个叫做文化上的被向往,第二是制度上的可信赖。文化上的被向往,文化的基础是道德。所以我们必须重塑我们的道德。从哪儿做起?从公民道德做起,当你具有了公民道德的时候,才可以有职业道德、政治道德。道德是一个体系,没有公民道德就没有其他一切道德。一个公民道德低下的人,我从来不相信他的政治道德会高尚。要重塑我们的道德,重塑我们的道德才能重塑我们的国家、重塑我们民族的形象。
     除了道德之外,这30年我们变化最大的是价值观。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俘虏。鲁迅先生批评民国成立以后,刚才周向军老师说是三喜临门,其实还有一喜,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也就是共和制度在中国100年。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共和都100年了,民国价值在摇摆,民国初的价值一切都可以卖。鲁迅说我们自由了吗?确实我们的人身是可以卖的,人都可以卖,这就是价值吗?现在我们不光人可以卖,我们的灵魂都可以出售,造假已经觊觎到了社会的所有领域,过去说在三个领域里面是不允许造假的。第一是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身是引领人的灵魂,教育有任何的腐败都会使受教育者的心灵被污染,当被污染的心灵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一定会从社会中索取什么,所以道德是不应该被污染的。第二个领域是医疗卫生,患者和医生之间如果没有道德了,大家想,那是十分可怕的,所以医生的心灵应该是最高尚的。第三个是司法,司法如果被污染了,公正的空间就没有了。这就是社会价值所提出来的要求。
     当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出现的时候,公平正义就被挤压到角落去,所以同学们要重塑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什么是价值?公平、正义才是最高价值。当利益和正义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正义,当自由和秩序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自由,当公平和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公平,当生存和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生存。这个社会的价值始终处在冲突当中,我们要学会选择。这个价值体系要重塑,在体系当中处在最高层位的是公平和正义。
     要重塑我们的国家还有一个内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今天同学们都穿上了袍子,我现在问一下,你知道袍子的底下蕴藏着什么?这是我们从西方学来的,在欧洲只有三类人可以穿袍子,第一类是牧师、神职人员,他的袍子底下有信仰。第二类是有知识的人,指的是医生和教师,这两类人可以穿袍子,因为他们穿上袍子以后就预示着真理在他们身上,袍子预示着真理。第三类人是法官,法官一旦穿上袍子就预示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公平和正义。同学们今天穿上了袍子,你有没有信仰?你身上有没有怀揣着真理?你是不是已经有了道德上的正义感?所以我们要反思。重塑我们的国家必须重塑我们的信仰,在我们信仰的最高点应该是真理,我们一定要崇尚真理,带着真理离开学校,带着真理才能普照四方。所以真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在这一点上不管你是在校还是离校。

     重塑我们的国家就要重塑我们的道德,重塑我们的社会价值,重塑我们的信仰。今天同学们要离校了,你要带着这三种重塑感来为学校争光。        

     我今天演讲的最后一句话还是用阿伦特的哲学语言告诉大家,阿伦特是德国的一位女哲学家,她和海德格尔齐名,当法西斯把她排斥到美国之后(她是犹太人),在元旦的晚会上美国的哲学家看到她很伤感,问她:你是不是想起了你的祖国?阿伦特说了一句话:凡我在处便是德国。我把这句话改造,你们今天要离校,改造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无论你走到哪里。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