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项研究显示,对医生态度粗鲁会妨碍医生治病,甚至导致出错。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阿里耶·里斯金率领的研究小组对24个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疗团队开展一项实验,让他们在一个模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告诉他们一名美国专家将通过摄像头观察他们的工作并给予评价。这名专家对12个团队谦和有礼,对另外12个团队态度粗鲁,说话难听,比如,他会说,他们的工作让他对以色列的医疗质量不敢恭维,这些团队在他的医院“一星期都坚持不下来”等。研究人员发现,受到粗鲁对待的12支团队在信息分享、诊断、治疗等方面表现都不如另外12支团队,其中一支团队甚至出现会严重伤害新生儿的错误治疗。里斯金说:“这项研究显示,粗鲁态度会妨害患者安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及其他重症监护室,最轻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伤害。”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受到粗鲁对待后,脑子里会不停琢磨,即便该做其他事情时仍然放不下。
研究报告发表于《儿科学》期刊。
》》链接阅读:
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一些受访人士坦承,医患关系恶化和频发的暴力事件让医生心理负担很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对一些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的患者有时更愿意推荐保守治疗。而这让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医生这一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卫生部在2012年发布的调查显示,在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对医患纠纷的防范之心较重,对于在诊疗过程中一些有效但风险相对较高的技术,只有三成医生表示愿意使用。
来源于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