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3-16 09:02:0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侯某,女,7岁,因双下肢红色皮疹,伴有腹痛急诊入院。
病史介绍

主诉
双下肢红色皮疹,伴有腹痛,无呕吐,无发热。
现病史
患儿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伴呕吐,每日呕吐3~4次,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无皮疹及关节肿痛,无发热及腹痛。
经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给予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多潘立酮混悬液后腹痛症状稍缓解;药后腹痛反复,无呕吐,仍未见皮疹。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T:36.0℃ ,P:111次/分 ,R:25次/分,BP:106/68mmHg 。
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双下肢可见红色皮疹,对称分布,大小不等,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关节无肿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腹部常规(急腹症) 超声:十二指肠水平段、空肠、回肠肠壁间断不均匀增厚,较厚处0.5cm。周围系膜增厚。右下腹可见阑尾显示,管径0.4cm,未见增粗肿胀,未见包块及脓肿,未见积液扩张肠襻,未见同心圆征象。胆囊(-),胰腺不肿。过敏性紫癜,累及十二指肠水平段、空肠及回肠。
血生化:钠 131mmol/L,氯 94.2mmol/L,总蛋白 50.6g/L,白蛋白 26.8g/L,肝肾功能正常。
血常规五分类+CRP:快速C-反应蛋白 35mg/L,白细胞 20.83×10^9/L,红细胞 4.53×10^12/L,血红蛋白 134g/L,血小板 4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79.5%,淋巴细胞百分率 16.2%。
消化道B超:十二指肠水平部肠壁增厚,壁厚约0.5cm;部分小肠及空肠肠壁增厚,壁厚约0.5cm,肠系膜未见肿胀,结肠充盈粪便。
问题
1. 根据上述介绍,你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 怎样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相鉴别?
1. 诊断结果
过敏性紫癜(腹型)。
2. 鉴别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是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以四肢较多,皮疹多为针尖状,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轻者为瘀点、瘀斑,重者呈血肿,鼻出血或齿龈出血也很常见。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本患儿有皮疹表现,呈出血性,应注意与本病鉴别,但患儿皮疹特点与本病不符,结合血小板计数不低,故目前诊断依据不足。
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多见于女孩,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有以紫癜样皮疹为首发症状。本患儿有皮疹,呈紫癜样,伴间断腹痛,注意与本病鉴别。但患儿无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狼疮、日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未见明显的血液损害,不支持。待进一步查抗核抗体等协诊除外。
治疗
1. 静点:甲强龙1~2mg/Kg,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黏膜;氨基酸、核黄素及多种维生素营养支持治疗;能量合剂营养重要脏器;维生素C改善血管通透性治疗。
2. 口服:常乐康口服,调节肠道菌群;麦滋林,保护胃黏膜;碳酸钙颗粒,预防钙质流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