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逝去的亲人,更要缅怀那些遗留大爱在人间的人。打开任何一个网络搜索引擎,深圳人追忆“大脚板”的新闻在全国各个地方的网站全部都有转载,成为清明节追忆的又一“断肠处”。
2000年11月23日,被妻子昵称为“大脚板”的马辅民成为深圳首位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市民,他的角膜为四位盲友带去了光明和希望。马辅民的老父也说,与其让儿子焚烧成灰,不如留下有用的器官延续生命。正是由于“大脚板”无私的奉献,深圳器官捐献的爱心之路由此开启,让深圳成为一个有大爱的城市。
今年3月16日,来自广东省韶关市的29岁青年张章因交通意外医治无效死亡,根据他生前的意愿,其家属在悲痛中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当天,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组织器官移植团队实施了摘取器官手术,成功摘取了肝脏、肾脏、眼角膜。3月17日凌晨,来自广东连州的梁先生,在其出生仅8个月的小孩因病医治无效死亡后,也做出了捐献遗体器官的决定。
3月10日下午,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大学医学院在深大医学院共同举办2011年度“无语体师”解剖教学公开课,全体同学通过默哀向遗体捐赠者李文君老人致敬。捐献者李文君与老伴邱健明一生相互扶持,2008年,就在两人准备庆祝金婚时,李文君被查出晚期肠癌,按照老人生前遗愿,将遗体和角膜捐献。
据深圳市红十字会统计,截止到2011年2月,市红十字会已帮助445人身后捐献眼角膜,让800多名角膜患者重见光明;39人捐献遗体,55人捐献了多个器官。特别是多器官捐献成效尤其显著,2010年共完成多器官捐献1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