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需要方向
发表于: 2011-9-23 23:34:1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缺失修复储备机制能最好地解释死亡率数据

背景

随年龄增长而发作缺血性心脏病的女性,发病时间晚于男性,但原因尚不明确。已有研究显示,绝经前激素是一种保护机制,但这一说法缺乏证据,且缺血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率增加率在女性绝经期并没有突然增加。 本文报道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绝经期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 纵向死亡率数据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 1916–25 年、1926–35 年和 1936–45 年的出生队列。
  • 将数据应用于 2 种模型:在一种模型中死亡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以揭示绝经期的作用),在另一种模型中呈对数型相关(以揭示减弱修复机制的作用,如老龄化)。
  • 相对于线性模型,来自英格兰、威尔士和美国的数据与对数型模型更为匹配。
  • 45 岁以后男性的死亡率增加率下降,从 30.3% 降至 5.2% 每年 (p = 0.042),但这种趋势在女性中不显著 (p = 0.43)。
  • 然而,乳腺癌导致的死亡率增加率在女性 45 岁以后显著下降,由 19.3% 降至 2.6% 每年 (p < 0.001)。

结论

研究人员总结道,缺失修复储备机制能最好地解释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年龄相关性变化,并且“年轻男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加快,而不是女性在绝经期的任何变化,能更好地解释性别差异,”。

笑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3 23:45: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liujuan9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4 07:00: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紫贝壳
发表于: 2011-9-24 12:54: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紫苏叶
发表于: 2011-9-24 15:45: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了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4 17:27: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4 17:39: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蕊医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9-24 17:44: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尽在一笑中
发表于: 2011-9-24 23:52:01 | 只看该作者

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