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oliyu0
发表于: 2011-12-27 11:20:4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都知道药价高,但药价到底有多高呢?药店里卖的那些药,你知道它们的进价到底是多少吗?近日,一个名为“降药价”的网站给出答案:进价为10.5元的药品,零售价竟高达109元……采访中,让记者惊讶的是,卫先生因为公布药品底价接连收到各种各样的恐吓信,甚至有人扬言要找人关他的网站。卫先生告诉记者:“从网站12月1日上线开始,我就接连收到很多医药销售公司的恐吓信。12月3日那天,一家医药公司打来电话要求我把他们的产品信息给删去,否则就找人关我的网站。”卫先生说,底价查询公布后,确实给一些医药公司带来销售压力。(12月14日《扬子晚报》)

  当下药价虚高,究其病根,一是老百姓只知晓零售价却不知道出厂价,药价的透明度很低。 二是往往监督起来“得不偿失”,对药价虚高的知情者大多不愿监督,甚至于不敢监督。

  对症下药,须以“2价1金”治药价虚高。

  所谓“2价”,药价主管部门应明确规定,药品包装盒上,都得既标出厂价,也标零售价,两价之间,允许合理的利润空间。但如果“冻疮膏零售价22.8元,网上显示的进货价为2.2元”,这样的“2价”一标出,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你这个药价里“水有多深”,也便于监督。

  “好马配好鞍”,“2价配1金”。所谓“1金”,也即政府相关部门该设立药价虚高的“举报有奖基金”。如果是出厂价里水分过多,药企内部有人举报,就给予重奖,奖得举报者不怕“被下岗”;如果是零售价与出厂价之间水分过多,有人举报,就给予重奖,奖得举报者不怕打击报复而“愿意举报,敢于举报”。

  举报有奖具体到报道里这位卫栢兴(化名)先生,起码应该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万元,既包括“举报成本”,也包括“风险收入”;看起来,这“50万元”奖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相对于破解亿万民众的“看病贵”,这也是“一本万利”。

  现在的问题,政府主管药价的相关部门,不是不知道药价虚高的症状,不是不知道病根,也不是不知道对症下药,很有可能是“不敢下手”,所以,也便有了长此以来的“看病贵”。
蕊医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7 19:05: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酒中的玫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8 10:46: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